课题:时间的计算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让学生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谜语:兄弟三人手拉手,从早到晚一直走。(钟表) 2.提问:对“兄弟三人”你们了解多少呢?和大家说一说。 (“兄弟三人”分别指的是时针、分针、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
3.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你我对对碰。
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刻。
第 6 页 共 178 页
4.质疑:我们已经学会看钟面上的时刻,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互动新授 1.时间的换算。
(1)盛泰高尔夫里面的景色非常的美。今天,我有幸被邀请到里面游览了两个小时,你知道2小时等于多少分吗?
课件出示:2时=( )分
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生汇报: 生1:60+60=120分。
生2:1小时是60分,2小时是2个60,是120分。
生3:钟面上时针走了两大格,分针就会走两圈,就是120分。 (2)师:你们真聪明!小精灵出了一些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挑战一下吗?出示课件“做一做”:
60秒=( )分 3分=( )秒 1分40秒=( )秒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
2.时间的计算。
第 7 页 共 178 页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
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30=15(分)。 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
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
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
三、反馈完善 1.填空。
第 8 页 共 178 页
(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 )分;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 )时。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
[答案](1)20 3 (2)40 10 10
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
[答案]4小时35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第一单元 时、分、秒
课题:练习一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第 9 页 共 178 页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 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
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 生1: 1时=60分 1分=60秒
生2: 时 分 秒 二、互动新授
1.体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
60
60
第 10 页 共 17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