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3:54: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班级 姓名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共20分)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恹恹yàn欲睡 狡黠xiá 皲jūn裂 呵斥chī B.锲qì而不舍 羼chàn水 阔绰chuō 猗yī郁 C.揠y苗助长 千仞ren 腠cou理 庖páo丁 D.不屑xiao置辩 霹雳li 附和he 槲hú树

2.下列加点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妙手藕得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谄媚 B.纵横决荡 惴惴不安 无边无银 检点 C.君子固穷 光采熠熠 战战兢兢 谩骂 D.坦荡如砥 温文尔雅 绿肥红瘦 殷勤

3.找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不当的成语并加以改正.

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的欢呼声. 不当成语: 改正:

4.将下面的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不超过12字.(3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成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1

5.按要求默写.(每一句1分) ①.,长河落日圆.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 ③.西北望长安, ④.己所不欲, ⑤.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⑥.即从巴峡穿巫峡, ⑦.有约不来过夜半. ⑧. ,去年天气旧亭台. ⑨.蓬山此去无多路, ⑩.又恐琼楼玉宇,

6.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①\绿肥红瘦\中的\绿.红\各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这首词表达了女词人怎样的的心态?

7.综合探究性学习实践(2分)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有个贪官在10余年间先后贪污受贿200多起,非法所得达二三百万元,但他平时穿的是旧夹克,吃饭总是稀饭加馒头,还接受亲戚的接济.待到其戴上手铐.\观众\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叫作\作秀\

观众: 作秀:

二.课内阅读题.(24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到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地仰面答道:\这......(甲)下回还清吧.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乙)\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已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8.选文的第一句是环境描写,对它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巧妙地交代了时间的推移,说明了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的时间

B.说明时近初冬,需穿棉被袄,也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相对照,反映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C.渲染悲凉阴冷的气氛,衬托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D.渲染悲凉阴冷的气氛,暗示孔乙己必然死亡的命运.

2

9.文中(甲)(乙)两处的省略号,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表示心情矛盾,(乙)处表示思索正在进行. B.(甲)处表示思维跳跃,(乙)处表示心情矛盾 C.(甲)处表示思索正在进行,(乙)处表示心情矛盾 D.(甲)处表示思索正在进行,(乙)处表示省略

10.画波浪线句写孔乙己被打断腿,生活贫困无法处理,\已经不成样子\孔乙己被打断腿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1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这句话写出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出现的时间.冬是一年最后一个季节,这句也暗示孔乙己正在走向他人生的末路.

B.\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里的\笑\写出了酒客和掌柜的冷漠和麻木.

C.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的\大约\与的确不矛盾.因为鲁迅是名家,而名家是不会出现这种错误的.

D.文中的\我\只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一个小伙计,并不是鲁迅本人.

(二)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它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

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草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枝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身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2.第一段中\自私的念头\是什么?

13.第二段写从前乡间茅屋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14.画线句表现了常春藤怎样的性格特点?

15.最后一段\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中的\魔念\是什么?

(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人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3

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避(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身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1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你给你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向为身死而不受 以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 (只不过)贤者不能丢掉它罢了

19.下面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惑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三.课外阅读题(17分)。

(一) 母亲节的礼物

红灯.公交车缓慢停下,全车人都欣赏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忽然------清脆童声响起:\母亲节!妈,是你的节日.\

\母亲节?\糟糕,我还没有买礼物,该死!如此重要的节日我竟忘了,好在为时未晚,来得及弥补.只是应买什么礼物呢?

第一次过母亲节在别人指导下,买了最最标准的礼物------康乃馨,平生头一次买花送给母亲,她的惊讶激动出乎我意料,更让我还安;仅仅一束花,母亲就建那么高兴,她的易满足使我醒悟到平日的疏忽.愧疚慢慢袭上心间;明年一定要买件特别礼物!

第二年,我找了好几条街巷买回了母亲时常提及却难以购到的特色糕点.看到这件\礼物\的一刹那,母亲额头细细的皱纹似乎全熨平了.糕点,我和姐姐分享了,那漾着笑意的眼睛却始终在记忆里浮动.触动之下,我暗暗思索:明年我要让母亲大吃一惊.

可是,买什么样的礼物能使母亲所有的皱纹全熨平呢?正想着,童声忽又响起:\妈你要我送你什么------我没有钱,什么都买不了------声音渐趋沮丧.做母亲的于是笑着逗儿子:\怎么办呢?你没有钱,那我的礼物不是得不到了?\有了!\童声兴奋起来,\今晚我不睡觉,给你当保镖送你上班.\这种郑重其事使众人哑然失笑,那母亲的声音格外轻柔:\好儿子,妈不用你保镖.\为什么?那是我的礼物!\母亲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响起:\你的礼物,妈已经收下了!\

\收下了?\几乎同时,车上的每一个人除小男孩外,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几分钟前还在困扰我的难题也在这母子俩的对话中忽地解决了,心头顿时一松:其实,母亲节的礼物是最好是容易送出的.

20.“母亲节的礼物”,请把握全文后分别写出“我”和“孩童”的“礼物”各是什么?(2分) “我的礼物”: 孩童的“礼物”:

4

21.第三、四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车上每个人除了小男孩外,都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二)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个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释:

媒:介绍,夸耀。

屣: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 鸣:申诉,控告。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①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 ②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 ③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

2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其子欲鸣诸官。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 的文档
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itwp9vrtf8jj329nz0t2wkqq4mj6h00m3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