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消费偏好研究
作者:刘佳朋 赵博文 杨静 董毓舸 木洛初铁子 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10期
[摘 要]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选择惠山古镇具有代表性的23个影响因子,得出影响古镇游客消费偏好的6个主要影响因子,并按其重要程度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价格因子、基础设施因子、服务因子、对外影响力因子、特色文化因子、外部交通因子。结果表明:价格因子为影响无锡惠山古镇游客消费偏好的最重要因子,外部交通因子的影响力则很小。最后,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对无锡市惠山古镇开发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其旅游服务水平。 [关键词]惠山古镇;消费偏好;因子分析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14
惠山古镇是无锡市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江南古镇风貌,还以其丰富的文化风俗,包括祠堂文化、泥人文化、泉茶文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保护阶段,但由于其同时具有商业性与开发性,所以对其游客消费偏好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性开发,有利于提高惠山古镇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1 研究现状
1.1 游客消费偏好研究分析
随着西方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有关消费偏好的概念逐渐与旅游业结合,成为相关学者专家探究旅游业中游客消费行为的理论依据。国外学者相较国内学者,较早地对游客的消费偏好概念做了基于消费行为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宽泛界定。如学者杰弗里·克劳奇和乔丹·J.卢维耶(2000)在其论文著作中,对消费偏好大致定义为“包括游客或居民对旅游目的地、旅行行为模式、旅游产品、接待设施等偏好和选择”[1],将其作为一种类似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感知的概念进行处理。
相比于国外研究界,国内学者的研究虽然对人文理论知识研究较晚,起步不利,但在西方众多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国内研究则更加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如学者赵婷(2015)结合西宁市博物馆旅游的实地情况,调查游客的出游方式、出游动机、媒介选择与消费支出等情况,从而提供对当地博物馆旅游产业产品策略、促销策略和品牌建设策略的意见[2],成为国内学者在游客消费偏好领域内以实践为导向,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探究的范例。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