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期末考试题
一、 听力测试。(10分)
1、
麦克斯韦是一位英国的 ,他小时候特别爱 。(2分)
2、 3、
麦克斯韦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的?(4分)
在生活中你提出过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4分) 问题: 。 答案: 。
二、 积累运用。(25分)
1、
请把下面这句话规范地抄写在横线上,注意行款整齐。(3分)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 香港就像(xiāngqiàn) 在我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 (2) 微风吹来,湖面上泛起阵阵(liányī) , (3) 经过半天的仔细(sōusuǒ) ,她们终于发
现了目标。 (4) 对于慰问团的到来,大家是(qiàoshǒu) 以待。 2、
按要求,写词语。(6分)
(1) 请用读音是“zhan”的汉子组词。(2分)
如:(绽)放 ( )蓝 ( )贴 ( )水 ( )示
(2) 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2分)
开天( )地 依山( )水 ( )蚌相争 按( )不住 (3) 根据句子的意思,请用“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2分) 敌人( )溃败了,阵地上胜利的号角( )。
3、
下面的句子都是你应该记住的,请补充完整。(5分)
(1) 夜阑卧听风吹雨, 。 (2) ,濯清涟而不妖。
(3) 我渴望自由,可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 ! (4) 学则智, 。
(5) ,但悲不见九州同。
4、
下面四句话中,带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2分)
(1) 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2) 现实让我们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3) 动物园里面的动物栩栩如生,可爱极了。 (4) 即便是凶猛的老虎黑熊,遇到狼群也会退避三舍。 5、
句子感悟。(5分)
(1)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的对向导说:“你得想
办法啊!”向导似乎见惯不惊,他若无其事的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
我和同伴的心情是 ,向导的心情是 ,“若无其事”说明向导 。(3分)
(2)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带点的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2分) 三、语言实践。(5分)
清晨,我来到学校,发现校长站在大门口迎接同学们,看到她脸上的笑容,我想起了两个形容“笑”的词: , 。刚进班,发现图书角的书掉在地下一片,我就赶紧收拾,老师进班看到了,就批评我不爱护图书。我忙向他解释:“ ”老师听了对我说:“ ”。还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设计一条爱护图书的宣传语。我设计的宣传语是: 。 四、 联系课文内容做题。(7分)
1、学了《我的老师》一文,我学会了写人物的方法:通过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 及抓住人物 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2分)
(2)《母鸡》一文以 为线索,写出了“我”对母鸡由 到 的感情变化。(3分)
(3)“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五、阅读理解。(共23分)
(一)阅读《埃及金字塔》片段,回答问题。(8分)
汽车驶出开罗往西去,迎面而来的是茫茫无际的黄沙。远远望去,三座金字塔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塔的周围依稀可辨的人和骆驼,像是一些移动的黑点。走近一看,名为“胡夫”的金字塔最高最大,它是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第四王朝胡夫王的陵墓。沿着塔基底部走一圈近1000米。塔高原为146.59,经过千百年风吹日晒雨淋,现在高为137米。据估算,整座金字塔共用了230多万块石料,最生的约16吨。塔的建筑艺术水平相当高,石头之间不用任何黏合物。当我们顺着几乎需要爬行的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的墓室时,看到四壁的石头加工非常精细,石头之间的缝隙很小很小,即使想插进一根针也很困难。
1、除了“茫茫无际”,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可以描写沙漠?请再写出两个。(2分)
1 , ○2 , ○
2、“矗立”的近义词是 ,破折号的作用是 。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分)
3、本段话作者的观察顺序是 ;运用了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金字塔 。(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王安石推敲“绿”字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来源:~@%*@]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中#@%国教~育出版&网]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1、阅读了这个故事,请说说你怎么理解“推敲”这个词的意思。(2分) 2、请用“皓月当空”写个句子。(2分)
3、“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里,王安石认为“到”字不太好,理由是:,改为“过”也不妥,理由是,修改了十多次后,才感觉“绿”字好,因为。 4、请仔细推敲字词,将下面这个句子改写的更生动形象。(2分) 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5、请说一个你在习作中曾做过的推敲的例子。(3分)
六、习作。(30分) 那天我真XX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的词语可以是高兴、难过、惭愧……再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习作,注意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还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