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文科状元:赵君秋 毕业中学:湖北省宜昌夷陵中学 高考总分:647分
单科成绩:语文126分,数学145分,外语132分,综合244分 考入院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作文10分钟审题训练法】在高考的作文考试中,审题准确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面对一道作文题,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首先要思考题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关键词或者句是什么,接着就可以围绕关键词句层层展开,分列几条写出每一层的关键句,可以是需要列举的事例,可以是每一层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可以是每一层的开头一句。这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所做的分段工作,这样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每天只需花1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简单的审题训练,并和老师多加交流,即可做好写作一篇好文章的第一步,自己的审题能力也能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2005年湖北省文科状元:康静 毕业中学:湖北省武汉外语学校 高考总分:652分
单科成绩:语文133分、数学129分、英语146分、文综244分 考入院校:北京大学法律系
【五官并用法】这是我学习英语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四会——听说读写,因此相应的,要耳到口到眼到手到。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四会能力都得到训练,耳口眼手完全可以一起上。拿到一个有声文本,我一般会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学习。第一遍,不看文本,只听录音;第二遍,进行听写,迅速准确地记下听到的内容;第三遍,一边听录音,一边将自己记下的内容与文本对照,尤其注意自己听错的和没听清的地方;第四遍,对照文本进行跟读;第五遍,不看文本进行跟读。五遍下来,看起来似乎有点累,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文本在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练习了听力和口语,在听写的时候还复习了单词的拼写,可谓是一举多得。其实仔细想想,平常我们听课文,又岂止听了五遍,可效果却并不理想,我想这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录音放了,耳朵听了,却没有在脑海中留下多少痕迹。 2006年江苏省理科榜眼:徐贝
毕业中学:江苏盐城中学高三(18)班 高考总分:690分
单科成绩:语文118数学138英语143物理149化学142 考入院校:清华大学电子系
【拼凑作文法】研究过英语作文的同学会发现,几乎所有作文都可以被分为两类:一是先叙述两种讨论的结果,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另一个是先看图讲一个故事或看材料叙述一种现象,然后再表达自己观点。既然作文都大同小异,那么我们在平时就可以做一些工作省去考试时急忙思索的过程。平时要注意积累叙述性语句的过渡词,如however,nevertheless,whats more等;与讨论结果正反两方有关的词与句,如object to,agree with,have an opposite
idea等;议论性句子的开头,如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一些经典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各类从句。这一些准备工作做好后,考试时的任务就转变为将作文的内容与这些套路相结合,“拼凑”出一篇作文来。通常,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高级词汇与词组,再加上有力的议论,这篇“拼凑”出的作文可以得到高分。
2006年湖南省文科状元:高焓 毕业中学:湖南长沙雅礼中学 高考总分:692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40分、英语139分、文综286分 考入院校:清华大学外语系
【经典句型记忆法】在英语的题海中一番畅游之后,我才发现,最有用的就是那些最经典的。
曾经做过多少主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省略句、倒装句、虚拟语气的题目,我已经记不清了,但在脑海中清晰浮现的,总是那些“经典”。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虽然说适用于任何学科,但用在英语上,最是贴切。所有繁杂的知识点,都能融入一个个生动的句子中,句子尽管千变万化,但其中包含的语法不会变。而记下经典例句,往往比记下枯燥的语法知识要容易得多。每一个知识点选择若干个典例,反复朗读,直到能熟练地运用,目的就达到了。
经典句,可以从课文中选,可以从做过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中选,可以从读过的课外读物中选……一切由你,但总的原则是句子要好记。如果有能力,不妨让你的经典句复杂一点,比如把几种从句放入一个大句子中,再来个倒装什么的。平日里想一想,多读一读,写作文时拆开来用一用,一切都很简单。
光盘视频:【语文之总结归纳法】
(2009-09-14 18:29:44)
转载 标签: 语文 总结归纳 状元学习法 文科状元 教育
附:《百位高考状元这样学》语文篇 光盘目录: 第一集
时长:41分钟01秒 方法:20种 起始点 方法 状元 省份 文/理
1、00'20-02'53 强读强记法 刘诗泽(黑龙江·理) 2、02'54-05'18 精选习题法 刘诗泽(黑龙江·理) 3、05'19-08'44 作文稳中求新法 刘诗泽(黑龙江·理)
4、08'45-11'06 多音字语境记忆法 易萌(北京·文) 5、11'07-13'12 作文日记训练法 孙田宇(吉林·文) 6、13'13-14'35 高考真题总结规律法 耿泉(安徽·理) 7、14'36-15'16 经典古文阅读法 耿泉(安徽·理) 8、15'17-17'35 基础知识积累法 林小杰(山东·文) 9、17'36-19'16 作文素材积累法 林小杰(山东·文) 10、19'17-21'16 积累加记忆法 张振(山东·理) 11、21'17-22'19 以文为本法 张振(山东·理)
12、22'20-24'57 易错生僻字词笔记本法 朱师达(湖北·理) 13、24'58-26'33 作文短文训练法 朱师达(湖北·理) 14、26'34-28'48 阅读掠取信息法 康静(湖北·文) 15、28'49-30'15 零存整取法 陈博(湖南·文) 16、30'16-31'34 广义积累法 王轩(河南·理)
17、31'35-33'35 作文课本材料积累法 杨楠楠(河南·文) 18、33'36-36'41 意义辨析法 罗远航(贵州·理) 19、36'42-38'36 作文素材笔记本法 罗远航(贵州·理) 20、38'37-41'01 作文提高思维深度法 陈敏(山西·理) 第二集
时长:01小时02分钟08秒 方法:28种 起始点 方法 状元 省份 文/理
1、00'24-01'38 总结归纳法 蔡妮芩(重庆·文) 2、01'39-03'01 经典词句背诵法 蔡妮芩(重庆·文) 3、03'02-04'16 答案对比法 蔡妮芩(重庆·文) 4、04'17-06'30 开门见山法 郝乐(山西·文) 5、06'31-07'35 读写结合法 刘更城(江苏·理)
6、07'36-09'45 作文十分钟审题训练法 赵君秋(湖北·文) 7、09'46-12'39 古文阅读法 刘捷(江西·理) 7、12'40-16'07 三部曲法 刘捷(江西·理)
8、16'08-14'39 语文笔记分区法 陈璇卿(四川·文) 9、17'40-19'38 作文特点突出法 陈璇卿(四川·文) 10、19'39-22'49 语文分级标记积累法 王磊(辽宁·理) 11、22'50-26'07 语感培养法 刘涵(云南·文)
12、26'08-27'50 细水长流水滴石穿法 王晓月(河北·文) 13、27'51-29'43 精中精力各个击破法王晓月(河北·文) 14、29'44-31'43 作文课文材料法 刘伦(天津·理) 15、31'44-34'06 阅读积累法 曹姗(安徽·文)
16、34'07-35'10 科技说明文三步解题法 曾春明(福建·文) 17、35'11-36'34 作文结构法 曾春明(福建·文) 18、36'35-39'00 分类整理零存整取法 韦薇(山东·文) 19、39'01-42'33 海纳百川法 韦薇(山东·文) 20、42'34-44'19 多面对一面法 韦薇(山东·文) 21、44'20-46'10 字根法 卢毅(浙江·理) 22、46'11-48'08 累积归类法 卢毅(浙江·理) 23、48'09-50'25大循环法 孙凌(陕西·文)
24、50'26-52'07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法 薛鹏博(吉林·理) 25、52'08-54'45 语文走近文化名人法 杨蕙心(北京·理) 26、54'46-57'27 语文兴趣选材法 邓远源(广东·文) 27、57'28-01'01作文模仿法 黄厚瀚(贵州·文)
28、01'01'02-01'02'08 题型训练复习法 黄厚瀚(贵州·文) 第三集
时长:01小时11分14秒 方法:13种 起始点 重难知识点 状元 省份 文/理 1、00'11-05'20字音字形 张南飞(广西·理) 2、05'21-10'50病句修改 张友谊(湖北·文)
3、10'51-15'36成语和俗语的释义 赵永胜(山西·文) 4、15'37-22'40深度理解现代文 徐蓓思(云南·文) 5、22'41-29'02 科技文阅读 闫聪(山东·文) 6、29'03-34'03现代文阅读 陈竞(重庆·理) 7、34'04-37'58诗歌鉴赏 於思雨(天津·文) 8、37'59-44'16文言文翻译 杨亚迪(湖南·文) 9、44'17-50'22古诗词赏析 刘玉洁(河北·理) 10、50'23-55'08文言虚词 李清扬(浙江·理) 11、55'09-01 00'25语言能力表达 高立力(贵州·理) 12、01 00'26-01 05'29作文 杨诺(河北·理)
13、01 05'30-01 11'14议论文的基本模式 廖丽嘉(广东·文) 2005年安徽省理科状元:耿泉 毕业中学:安徽省灵璧一中 高考总分:688分(含10分加分)
单科成绩:语文122分、数学134分、英语138分、理综284分 考入院校: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科学类
【数学记住小结论法】数学学习还有一个小窍门是“记住小结论”。所谓的“小结论”是指本身性质定理是正确的,但在课本上没有明确提到,所以在解大题时不能直接使用,但在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小结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上课时老师给我们总结的,二是我在学习奥数时学到的,三是平时在做题时总结的。例如,三角形的外心O、重心G、垂心H三点共线,且G分向量OH的比为1∶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掌握的小结论越多,你解题的速度就越快。
2005年浙江省理科状元:章捷琼 毕业中学:浙江省瑞安中学 高考总分:709分
单科成绩:语文127分、数学144分、英语144分、理综294分 考入院校:清华大学生物科技专业
【拿到该拿该拿的分数】每一个数学老师都说150分的试卷有120分是绝对可以做出来的,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同学每次考试都能在120分以上,因为有很多该拿的分数却没拿到。数学一定要保证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准确度。数学考试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一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