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溧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0:42: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溧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中期评估表

学段与学科分类课

中学物理

中学物理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对策

施艳军

课题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评课网

估题站

时网密

溧阳市埭头中学

2011年3月

站http://61.132.88.19/syjkt/Index.asp码

syj 13626259270

负责人联系电话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溧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

2011年制

一、课题组成员(含课题组长)研究概述

姓名

1、《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切实有效的“减负增效”

在《沙棘·教育纵横》上发表

马宁知

2、《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反思》

在《学园》杂志上发表2010.10

2010.12

3、09学年度:溧阳市考核优秀、所带班级获“常州市先进班集体”1、08学年度:溧阳市物理优质课评比获三等奖、这一年考取教育硕

士(物理)专业

2、09学年度:开设的市级公开课《变压器》

施艳军

3、10学年度:开设的市级公开课《电能的输送》4、11学年度:溧阳市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5、论文《中学物理教学中从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6、论文《浅析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1、论文《课前精心准备演绎有效课堂》

获一等奖2010.12

单煜冰

2、2010学年度溧阳市考核优秀。

3、08学年度:溧阳市物理优质课评比获二等奖4、物理教研组在

2008-2010年度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

2010.8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

在溧阳市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

1、论文《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施乾

变难学为乐学》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三等

2、论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

3、多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获江苏省师陶杯二等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1、06学年度:获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青年教师、校级先进个人、

溧阳市考核优秀

张东

2、07学年度:校优秀班主任

3、08学年度:溧阳市第七批教坛新秀、校级优秀教师4、09学年度:溧阳市考核优秀

1、《从思维能力着手,优化物理教学》获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浅谈如何改善物理课堂模式》获江苏省师

陶杯二等奖

徐斌

3、《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实践的反思》获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4、08学年度:溧阳市考核优秀、优质课评比获三等奖5、09学年度:获埭头镇“优秀教学工作者”

1、06学年度:论文《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在中国教育系统(基础教育)年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文《教学反思的新内涵》在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2、07学年度: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物体的沉与浮》在常州市辅助初中物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比中获三等奖;

吕茂英

3、09学年度:论文《教师需用激情燃烧教育》在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学教育硕士(物理)专业;

4、10学年度:论文《问课——教师每天的必修课》在溧阳市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2011年,论文《“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09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

实验的改进》在常州市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评选中获二等奖。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在研究的这一学年中我们举步维艰,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夯实基础,把理论研

究和平时的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作为我们的必修课;我们坚持开放,向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所有老师开放,与其他课题组联合,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联姻;我们坚持课例研讨,注重拉长研讨过程,鼓励自主研究。目前研究进展顺利,渐入佳境。

1、课堂提问的目的:

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学

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发出问题。实际上,发问之目的不同,作用不一,而问题的意义自然亦有差别。概括起来,在一般的教学情境中,大体上,发问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的作用可有几种:

①.引起动机。发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而使

之对于课文感兴趣。

②.启发思维。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作用,极为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情

况下,学生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思考,听教师讲演,只用听觉;阅读教科书,只用视觉;这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关系至为微弱;唯有发出问题,使学生不得不用头脑来思考,俾可作出适当的回答。

③.考察理解程度。关于一个课题的内容,在授课之后,学生是否理解清楚,教师可

发出问题,考察究竟,藉以反馈,促其进步。

④.激动顿悟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如若发生困难,学生茫然不知如何克服,这时教

师可发出问题,促其发现学习中的意义重点与其间的交互关系,而使之产生顿悟作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⑤.形成知识结构。要使学生将获得的新知识,能与已学习得的旧知识,联系一体,

形成结构,教师可以发出问题,使学生明白其内蕴的关系,而可产生优良学习效果。

⑥.对于理论的评价。为着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发出问题,要求学

生对于一种理论,予以评价,分别其优点与弱点,以及其在社会上,或学术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⑦.检验学习目标。关于一个课题学习后,是否已经达到目标,或达到了什么程度,

教师可发出问题,以资检验。积极的则反馈促进,消极的则指导学生自行弥补或矫正。

⑧.给予复习机会。关于学习的重要知识,关键性的作用,或与下一课文关系密切的

理论,教师可发出问题,以为复习或预习的机会,而使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⑨.唤起注意重振精神。课堂教学时,如若看到有学生的注意未能集中于学习方面,

这时,教师可用问题唤起其注意,使之重振精神,进行学习。

⑩.总结学习经验。当一个课题或一单元,学习完毕时,都是可发出问题藉以帮助学

生组织知识,成为系统,欣赏内容的涵义,总结学习经验。

2、问题的类型:

根据设计问题时检测目标的不同,可将问题划分为两个层次,六种类型。

①.低级认知问题:低级认知问题是用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已学过的知识,理解的

程度如何。(1)回忆性问题用以检测是否记住了所学知识,例如,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生理解物理提问和规律的程度。

一般不会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2)理解性问题用以检测学

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

例如:物体浸放在液体中不同深处,

为什么?(3)应用性问题用以检测学生能否应用学过的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上来一些?为什么?初级认知问题通常只有一种确定的答案。

②.高级认知问题:高级认知问题是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包括分析性问

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例如,如果没有摩擦,世界将会是怎样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他的说法有道理吗?能够实现吗?高级认知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因此对答案的评价就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优与劣。

3、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引入阶段:教师设法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做好准备。

(1)转向教师用语言表明即将转向提问。(2)陈述教师用简明的语言陈述主问题。(3)提名教师指定某同学作答。

第二、介入阶段:当学生不能顺利回答时,教师予以鼓励并设法诱导学生回答。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1)查询教师查询学生是否明了问题。(2)重述教师变换不同的词句重述主问题。(3)提示教师提供资料,协助学生回答。

第三、评核阶段:教师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学生的答案。

(1)评论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加以评论。(2)追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追问。(3)更正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给予更正。(4)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重要答案。

(5)重述教师变换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6)查核教师查核其它学生是否理解,是否赞同。(7)延伸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

题。

(8)扩展教师依据学生的答案,补充新资料,提出新见解。

4、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且存在以下问题。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的有些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不是很有效,且存在以下问题:

(1)问题不明确,语意模棱两可,启而不发。(2)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表面化,

有些教师上课时只是问

“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

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的回答“是”

、“不是”、“对”、“不对”等,课堂氛围貌似热

56%,物理教师

联系其它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另一主问

闹非凡,实则提问和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3)问题的难度控制不当,不能面向大多物理生。

(4)问题单向,缺少互动性。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做出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普遍不足。

(5)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教师只接受所期待的答案,围之外的答案,会拒之门外。

(6)问题缺乏逻辑性。

(7)提问对象的片面性,有的教师提问只盯住几个尖子生,不面向全体学生。

对于超出他认为是恰当范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

1、教师教学方式变了。

(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

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

,“探究”,“图解”,“情境”,“发现”

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

等方法促使学生更加自主有效地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

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了。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论文方面:

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搜索更多关于: 溧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的文档
溧阳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lxi4y4e79epjx24qwd4i6jo0x1m7012a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