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B.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C.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理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D.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埋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我国古代,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有某种关联的称谓。 B.河东,即黄河以东,在文言文中“河”一般特指黄河。 C.元和,唐朝年号,同《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的“元和”。 D.京师,古代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也可指天子的军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少有才华。他小时候就聪明出众,富有文采,下笔构思,可与古人相提并论,当时同辈都推崇他。
B.柳宗元受到器重。唐顺宗即帝位后,特别看重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御史吕温引人禁宫之中,一起商议大事。
C.柳宗元重视友情。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柳宗元担心刘禹锡不方便去蛮地做官,请求与刘禹锡互换任地。
D.柳宗元提携后辈。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一些学子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的人,都会成为名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
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
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
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太祖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
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C.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B.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C.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D.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三、选择题
6.对课文《雷雨》开头“舞台说明”的作用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交代雷雨到来之前的天气状况和故事发生的时间。 B.表现该剧女主人公求见男主人公的急迫心情。
C.暗示剧中人物即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着重大变故的到来。 D.暗示剧中故事发生的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B.古时乘车,站在车的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作参乘,“乘”是两匹马拉的车。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微、羽五律,变微是微音的变调,声调伤感悲凉。
D.古时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辉煌 煅炼 羞赧 壮志未酬 B.渴望 孝敬 触摸 深不可侧 C.烦琐 粗拙 缓漫 疲倦不堪 D.寡妇 细腻 谦逊 花团锦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如因善遇之 遇:遇到。 .B.臣愿得谒之 谒:拜访,前往。 .C.使使以闻大王 闻:闻名。 .D.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 .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 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 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命的理解 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
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 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
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 A.②⑥①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⑥① C.②④③⑥①⑤ D.⑤⑥①④②③ 四、名句默写
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故木受绳则直,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最能体现蔺相如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根 郑 敏 根从很远处伸来 走过了几千年的地下通道 当我想去除掉它 好种上光辉的花朵 我追踪着,挖掘着 直到,猛抬头 看见一棵美丽的大树 我用带血的手指 画着避邪的符号 我知道我挖不了它
它是我们的坟墓的母亲
1)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诗歌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
13.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校学生会将开展一次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
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七、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运用时,我们经常会写错别字,甚至有些官方文件中也会经常出现错别字。如前不久,某部门印发的红头文件中就将“报效国家”写成“报销国家”,后解释为输入法出了问题,而在审核上存在疏忽,没有把好关。此事引发了人们的批评,但也有人持“见怪不怪”的态度,认为时下文字差错比比皆是,而且我们每个人都会写错别字,出现一两个错别字不必大惊小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D 解析:1)D 2)D 3)C 2.A 解析:1)A 2)B 3)C 3.C 解析:1)C 2)D
3)①加强行业合作。倡导政府部门与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文化,强化技术研发; ②加强人才培养。实施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③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实施人才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为人才的引进和稳定创造条件;④加强对话与沟通。利用联合国系统内和中欧之间的网络安全对话机制,而不受不良舆论的干扰和误导,保持中欧有效沟通;⑤引导民众充分了解5G网络的革命意义,争取民众支持;⑥给像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更多支持和帮助。 二、文言文阅读 4.1)A 2)D 3)B
4)(1)如果母子各在一方,就是永远的诀别,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怎么忍心看他落到这种地步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