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地理必修湘教版2.3大气环境第五课时
教案
师 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教材P52活动1、2题。
生 活动1,南北纬10°~20°之间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因在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活动2,填表:(学生填完后逐一显示)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信风带 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风向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对气候的影响 干燥 湿润 冷干 分布 0°附近 南北纬30°附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纬90°附近 成因 热力因素 近动力因素 动力因素 热力因素 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对气温的影响 湿热 干热 温湿 冷干 中纬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以上是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上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在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前提下的理想模式。事实上,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使大气环流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复杂得多。板 书: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生 阅读教材,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师 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相同的太阳辐射使陆地
1
气温变化大,海洋变化小,相比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
那么,冬季和夏季,大陆会形成何种类型的气压?
生 冬季,大陆会形成高气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会形成低气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师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带状分布。那么7月(夏季)和1月(冬季),海平面被哪些气压中心所切断呢?
师 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呢?为什么?
生 阅读教材,回答:被亚洲大陆的低压切断。因为夏季陆地气温高,所以副热带高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师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哪个气压中心所切断?为什么?
生 回答:被亚洲大陆的高压切断。因为冬季陆地气温低,所以副极地低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投影:
图示内容待提问学生后逐个显示。
生 (回答填表)
7月 1月 亚洲大陆 亚洲低压 亚洲高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 阿留申低压 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冰岛低压 师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与北半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生 阅读教材及地图册,回答,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海陆性质差异小。
师 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冬季的亚洲高压(也叫西伯利亚高压)和夏季的夏威夷高压(也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就很大。
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势力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
板 书: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师 阅读教材插图,结合活动要求,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月?哪幅为7月? ②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
③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
2
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生 (合作讨论后,回答)
生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图中甲图为1月份,乙图为7月份。
生2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季风现象最突出。
生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这就是东亚的季风。
师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否是唯一原因呢? 生 不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师 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季风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成为西南季风。
师 板图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冬季:
(2)夏季:
生 结合画图,完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 学生填写后显示答案,见下表。
冬季风 项目 成因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 风向 性质 源地 西北风 夏季风 风向 性质 分布地区 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寒冷副热东南干燥 带太风 平洋 温暖我国东部、日本湿润 和朝鲜半岛等地 3
南亚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 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赤道干燥 附近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亚洲印度半岛湿润 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两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大气活动中心及其形成的季风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知识间内在联系紧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