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杨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2:46: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课例《陶罐和铁罐》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者】:杨洋 【指导教师】:

【教材解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奚落”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和语气,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和语气,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用于展示习题的小黑板。2、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 【课堂纪实】 上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个新朋友(手指陶罐和铁罐),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陶罐和铁罐。 师:你们想知道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陶罐和铁罐》去一看究竟吧!(板书:陶罐和铁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陶罐和铁罐。

师:学习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是篇自读课文。谁能告诉老师,咱们应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一课? 生:(学生举手)结合课后思考题学习。 师:(点头示意回答正确,对孩子的回答给予肯定)一齐大声说。 生:结合课后思考题学习。 师:真不错!(出示展示思考题的小黑板,分别请三位孩子读思考题)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三道题来进行学习。谁愿意为大家读读题? (学生纷纷举手) 师:请你来读。 生:第一题是这样的:⑴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师:很流畅,请坐。下一位?你来。

生:⑵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真棒,声音响亮,最后一题谁来?好,你来吧! 生: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师:请坐。在明确了三道思考题后,就请你用5分钟时间自己快速小声读课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开始吧! (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学习时都很认真,现在我们就来对这些问题做个小汇报。 (手指黑板)

师: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 生:我理解“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铁罐是这样奚落陶罐的:它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问陶罐敢不敢碰它,还恼怒地叫到“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我给大家读一读(略带语气)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歉虚的陶罐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第六自然段:“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说得真好,读得也很棒!大家鼓励他。 (自由发言)

生:我要给他补充。“奚落”也会使人难堪。另外在第8自然段铁罐也在奚落陶罐。我也给大家读一读。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生鼓掌)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就请大家同桌的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铁罐奚落陶罐这部分。一会儿我们来看看谁读得最好! (学生兴致勃勃,声情并貌)

师:好了,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生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生②:“不敢,铁罐兄弟。” 生①:“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生②:“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生①:“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

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生②:“何必这样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①:“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哦,铁罐真厉害,我们的陶罐呢? 生:它很歉虚。我给大家读一读:“不敢,铁罐兄弟!” 生:很友善。我也来读读:“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生:讲道理,自尊心很强。因为它在说盛东西方面并不比铁罐差。

生:铁罐傲慢,看不起别人,我不喜欢它。陶罐友好、温柔,我喜欢它。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铁罐为什么看不起陶罐呢?仔细动脑筋,先用一根线将语言穿起来,再举手告诉大家。 生:因为它只看到自己长处。

生:我补充,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长处。 生:它认为陶罐容易碎。

生:它觉得自己很厉害,可以碰坏陶罐。

精彩赏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横向培养重在不同形式——指名读、同桌合作读、师生接读、男女生分角色读;纵向培养重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借助提示语的帮助读,然后加上了表情和动作再读,最后使学生感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师:哦!带着这样一种片面心态,铁罐如此傲慢,但事隔多年以后,两只罐子发 生了什么变化呢? 师:(板书)陶罐 铁罐 埋在地下,多年以后

生:陶罐和当年一样光洁、朴素、美观,铁罐氧化不见了。 师:谁知道什么叫“氧化”?

生:是铁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师:解释的真到位!

生:多年以后,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美丽,而铁罐却因为化学反应消失了。

生:老师,我觉得这部分也可看出陶罐友善,懂礼貌,心胸开阔! 师:说说看。

生:当人们把陶罐掘出来欣赏它,夸奖它时,它却想到了身边的铁罐兄弟,让人们赶快把它也掘出来。我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读得真好,分析得也很棒!以前铁罐看不起陶罐,还经常奚落陶罐,但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 师:(板书)完好如初 氧化不存在。

师:很多年以前,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发生了这种有趣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在仔细学习,分角色朗读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生: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象铁罐那样骄傲,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生:我们要学习陶罐宽大的心胸,团结友爱。 生:要关心别人,讲道理。

生:要看到别人长处,正视自己短处。

师:短短的一则寓言,你们体会就到了这么多,真了不起!正如你们所说:我们应该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板书):要看到别人长处

正视自己的短处

师:刚才老师听了同学们有感情的句、段精彩片断朗读,现在咱们来对全文分角色朗读。

愿意扮演铁罐的同学请举手。(孩子举手) 愿意扮演陶罐的同学请起立。(孩子起立) 那么,剩下的同学就和老师一起读叙述部分。 (开始朗读。)

师:孩子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能把这节课所明白的道理铭记于心!下课。

【课堂点评】

语文课堂是否精彩、出彩,关键不是看我们老师在课堂中表现如何,而是看我们的课堂中学生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我们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哪怕是朗读一句话的进步,认识一个新词语的进步,只要能在我们的课堂中看到学生的进步,那我们的课堂就是有效的。

今天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学生进步的脚印、听到学生进步的声音。

1、思维在质疑中悄悄萌发。我们都说:“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杨老师的课中有教师问学生答,但她更多的是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在教学初始,杨老师就出示了三个问题:⑴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⑵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接下来的学习就是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进行的。学生的心中也会产生同样的疑问,在这种疑问的驱使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参与学习。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中提到“课堂上,高度的注意就是忘我,在忘我的时刻,儿童的能量就不会被其他东西,包括大人们的说教、烦人的竞争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孩子真正投入了,这就代表着语文生命在萌芽了。

2、能力在自主合作中慢慢增长。教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信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了合作的实效性。学生在合作中一方面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另一方面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 3、感情在游戏表演中逐渐升华。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老师便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通过表演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成了学生的舞台。课堂上,学生得到充溢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这就够了。

4、内心在激励性评价中不断强大。老师一句:“谁想来试一试?”“你真了不起。”会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关爱。“语言有温度,字句知冷暖。”我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假。老师一句恰倒好处的点评,能让学生自信满满,让学生豁然开朗,让学生意犹未尽,对学习充满兴趣。

此外,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更加关注细节。阅读文本时我们知道,陶罐和铁罐有四次对话,这四次对话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层层递进,铁罐从“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一次比一次的蛮横无理,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那可能学生的朗读会更加精彩。

板书设计:

特点 多年以后 陶罐 易碎 完好如初 和

铁罐 坚硬 氧化不存在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搜索更多关于: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杨洋 的文档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杨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jvh435sea0a6rj16zo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