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笔记整理(总1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语文笔记整理
一. 现代文阅读理解 二. (一). 含义类问题
从语境义与情感义两方面作答。
语境义即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特殊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二是该句运用了象征的修辞。这两种情况下,要将喻体还原为本体。
情感义即表达了…对…什么精神的赞扬(或表达了…对…什么行为的批判)等此类话语。
(二). 作用类问题
从文字的内容出发,结合文字在文章中的位
置,从结构安排、主旨中心、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内容情节五个方面考虑。
1.开头部分
(1)开篇点题,总揽全篇,总领文意 (2)开门见山,点明中心,突出主旨
(3)交代动机缘由,呼引下文,使内容流畅自然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点明全篇线索,使之脉络清晰,行文有序
(6)为后面内容情节作铺垫,使结构严谨,情节内容合理自然 (7)与后面内容情节形成对比或反衬,突出人物的特点、感情或
事物的特征形象
2
(8)设置悬念,引入入胜,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2.中间部分
(1)使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承上启下 (2)另生新意,形成文意转换,使之合理顺畅
3.结尾部分
(1)收束自然,使情节内容自然完整,水到渠成 (2)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卒章显志,升华感情 (3)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浑然天成
(4)峰回路转,豁然开朗,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 的效果
(5)戛然而止,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效果
(三). 文章以…为题有什么作用 1.从题目与人物关系上来答(突出人物形象,暗
示人物命运,点明人物的活动环境)
2.从内容表达上来答(总括全文内容,突出故事主要情节) 3.从结构安排上来答(题目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 4.从作者的情感上来答(题目凝聚感情,爱憎分明) 5.从主题表达上来答(题目点明或暗示主题)
6.从修辞上来答(题为比喻,形象生动;题为拟人,活泼新奇;题
为双关,耐人寻味;题为象征,发人深思,含蓄隽永)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