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5月)模拟考试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 5:36: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5月)模拟考试试题

考 生 须 知 1. 本抽测满分45分,共6页,25个小题。考试时间生物和化学共90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2.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分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3.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蔗糖水 C.果粒橙 D.豆浆 4. 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2-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A.加热液体

B.倾倒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6.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94 C.244

B.150

D.338

94 Pu 钚 244 7.人体内几种体液或代谢产物的正常 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小肠液(7.8~8.0) B.血液(7.35~7.45) C.尿液(5.0~7.0) D.胃液 (0.8~1.5)

1

8.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作冷冻剂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9.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 干燥二氧化碳 目的 氧气中燃烧 氧气含量 A B 验证铁丝能在 C 测定空气中 D 鉴别NaCl、NaOH和 稀盐酸三种溶液 CO2 实验 方案 浓硫酸 氧气 铁丝 弹簧夹 木炭 水 紫色石蕊溶液 10.中国科学技术馆“物质之妙”展区有一台分子运动模拟器。这台模拟器是由玻璃罩内小球的变化

情况来表现固、液、气三态中分子的状态。当向前推动滑竿,模拟温度升高时,玻璃罩中的小球将

A.间隔变小 B.质量变大 C.运动加快 D.数量增多

11. 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

12.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X > Y

溶 解 度

/gO t1 t2 温度/℃

2

X M Y B.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 > Y C.将t2℃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不变 D.将t1℃时Y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13.(2分)在野外饮食保障中,水比食品更重要。下面是野外获得饮用水的两种方法: (1)净化天然水。以竹筒为容器,将纱布、石子、细沙、木炭制作成净化介质,反复进行 操作,并对水进行煮沸,消除有害成分,满足饮用需求。

(2)采集冷凝水。该方法是在完全无水条件下的应急生存措施。构筑采集坑,铺上塑料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使土壤内的水分蒸发聚集,此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4.(1分)减少食品保存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几种方法中,利用此原理的

是 (填序号)。

A.加食盐腌制 B.抽真空 C.冷藏或冷冻 D.使用吸氧剂

15.(1分)2017年5月10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1分)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 汉黄芩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8.1%,其计算式为 。

17.(2分)“速食小火锅”适合外出旅游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已加工好的食品,外层是分别包装好的水和生石灰。

(1)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良好的_______。

(2)使用时拉动外面的拉线,使水和生石灰充分接触,即可对食品进行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 18.(1分)过氧化钠(Na2O2)能与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氧气,可作为呼吸面具中O2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计算156g Na2O2最多可获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g。 〖科普阅读理解〗

1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吴秀玲,原文有删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正在不断改善着自己的居家环境,房屋装修越来越普遍。房屋装修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为推行“健康住宅”,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国家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0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房屋装修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

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采集60户装修后0~18个月的室内空气样品,检测甲醛、苯、氨的含量(检测前关闭门窗12小时,并打开室内所有橱柜和抽屉,以保证污染物有

3

一个最大释放和平衡过程)。检测结果见下表。

指标 GB/T18883 —2002(mg/ m) 浓度范围(mg/m)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检测结果分析

(1)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原因

由上表看出,装修后室内空气的首要污染物为甲醛,其次是苯和氨。在超标严重的家庭中,有的是过度装修,有的是购买了大量的新家具,有的是大量使用了人造板材、油漆、粘合剂、乳胶漆等,这些材料会持续向室内释放大量有害气体。 (2)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0~3、5~8、9~12、12~18个月后,室内空气中甲醛、苯、氨含量的超标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

(3)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的反弹现象

跟踪检测发现,同年11月份室内甲醛浓度为0.15 mg/m (室内没有暖气、气温15℃、湿度30%)的房屋,12月份变为0.35 mg/m (室内有暖气、气温21℃、湿度35%)。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国家标准,室内空气中苯的含量不得超过_______mg/m。

(2)室内空气首要污染物甲醛(HCHO)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3)依据超标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4)引起室内空气污染物含量反弹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5)请你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

3

3

3

33 甲醛 ≤0 .10 0.02-2.19 12.9 89 苯 ≤0 .11 0.01-1.20 10 50 氨 ≤0 .20 0-1.86 5.3 35 4

北京市昌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5月)模拟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0qb2teh27dd7d92wae4uc568cqjj01a4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