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第六课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预习目标
初步把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找出身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影响中华文化的事例,以备交流。
二、预习内容
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 的历史、 的内涵、 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 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 和 的特点。
3、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 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 ,又保持着各自的 。
4、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 、 、 以及 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 、蒙古族的
和科尔克孜族的 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6、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 ,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 。
7、身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影响中华文化的事例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要记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
1
疑惑内容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试举例:临清在古代或现代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2、看课本66页,思考:
(1)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3、看课本67页,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举例描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探究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奔流千余年的运河,临清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你知道那些老临清菜谱?
2、文化区域性的成因是什么?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探究三: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临清清真饮食文化是随商业贸易的流动由阿拉伯、波斯等地传入临清的,具有伊斯兰特色。在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探究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 1、临清饮食文化如何丰富发展?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