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生产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系) 生产运营管理 试卷 年级 班 密
9.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八 总 分 10.( )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产系统的三个管理子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 )。
成 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试卷总分: 100 分 答卷时间: 90 分钟 试卷类型: A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2.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职能包括( )、市场营销与财务会计。 3.运营战略有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 ) 4.制造业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工艺专业化和( )两种形式 5.狭义的生产过程仅指产品( )过程。
6.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 )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7.成组技术的核心部分是( )
8.如果一个车间是由( )构成,则称为成组车间 由三部分组成:加工系统、( )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10.劳动组织设计的工作对象是(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简述运营管理职能方面,决策划分的层次
2.在结构调整中( )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3.(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班 级: _________
姓 名: 封 4.(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
量生产D 定制生产
5. 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
A Opitz分类法则 B 田口编码 C 二进制编码 D 以上三个都不是 6.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B 加工工艺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7.(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线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8.(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共( 3 )页 第( 1 )页
2、简述促进企业生产系统改进的外部原因 密
3、简述生产系统改进的基本内容
班 级: _________
姓 名: 封
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
4、简述运营战略的特点
线
5、新产品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6、简述新产品开发风险产生的原因
7、简述企业选址的原则
共( 3 )页 第( 2 )页
8、简述组织流水生产的必要条件 四、论诉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 有形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无形产品的运营过程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和区别
密
9、试述生产能力计划的特性
班 级:
_________
姓 名:
封
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
10、简述生产控制的决策步骤
线
共( 3 )页 第( 3 )页
试卷A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1.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 C)生产技术 A.CRM B. MRP C. JIT D. ERP 2.在结构调整中( A ) 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 D 经营结构 3. ( B )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
4.( C )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 5. 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 A )
A Opitz分类法则 B 田口编码 C 二进制编码 D 以上三个都不是 6.成组生产单元按零件组的( B )选择设置。 A 工艺路线B 加工工艺C 产品结构 D 车间大小
7.( B )是关于为一个组织结构设计岗位、配备人员的管理职能 A工艺设计 B 工作设计 C 设备采购D 系统设计 8.8.( C )是企业基础定额之一。
A产量定额B 工时定额C 劳动定额D 库存定额 9.直接完成生产任务而消耗的时间被称为(D ) A休息时间B 保管时间 C 培训时间D 作业时间 10.10.(B)是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A ABC方法 B 经验估工法 C 系统分析 D Johnson方法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生产系统的三个管理子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 控制)。
2.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职能包括( 运营管理 )、市场营销与财务会计。 3.运营战略有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制造柔性)
4.制造业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工艺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两种形式 5.狭义的生产过程仅指产品(生产加工)过程。
6.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作业标准化)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7.成组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成组工艺)
8.如果一个车间是由(功能相同设备)构成,则称为成组车间 由三部分组成:加工系统、( 物料储运系统 )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10.劳动组织设计的工作对象是( 劳动者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简述运营管理职能方面,决策划分的层次。
(1)第一层次为战略决策,它考虑企业经营方针上的问题。 (2)第二层次为战术决策, (3)第三层次为作业计划与控制决策。 2、 简述促进企业生产系统改进的外部原因。
(1)顾客需求爱好变化。 (2)技术原因。 (3)竞争对手原因。 (4)政治的和法律的原因。 3、简述生产系统改进的基本内容。
所谓生产系统,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支持单位日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生产系统的改进一般包括产品的改进,加工方法的改进,操作方法的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改进。 (1)产品的改进。从改进动因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产品改进是一项企业经常性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对同一种产品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有功能上的、外观上的等等,迫使企业开发出各种不同型号不同系列的产品去争取消费者。此外,为了降低成本也需要对产品作重新设计。 (2)加工方法的改进.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以及生产总量的增加,都会使原来的加工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变化,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加工方法的改进可以表现在设备更新、加工工艺的改进、生产流程的改进等。
(3)操作方法的改进.系统中许多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原因是操作不科学不合理,通过操作方法的改进,把作业不合理、不经济、次序混乱的因素去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4)生产组织方式的改进。组织方式的改进会使生产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如本来生产单位的设置是按工艺原则,现改成对象原则;原来是成批轮番生产,现改成流水线生产等等。 4、 简述运营战略的特点。
(1)成本 (2.)质量 (3)交货速度 (4)制造柔性 5、新产品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1)企业经营方向 (2)企业技术特长 (3)产品的获利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