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8:28: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冲击,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在教育上出现了偏差。这就使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问题与困难,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社会、家庭共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来加以解决。

本文结合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剖析了当今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方面一些不当之处;对如何改善、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方法,怎样通过家庭教育使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

家庭教育;家长;问题;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社会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生活的条件越来越好了;由于多种媒体的发展,他们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了;由于社会价值观呈多元化的趋势,孩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复杂了??这一切使今日的孩子遇到了许许多多过去孩子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一切也使中国家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无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随着接触家长和孩子越来越多,发现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这些情况,我总在思考,我们究竟该怎样培养孩子呢?现在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为了找到这些答案,也为了更好地胜任这份工作,我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二、主要概念、范围 1、家庭

日本学者森冈清美先生给家庭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家庭,就是以夫妇、亲子、兄弟等少数的近亲者为主要成员,由成员间深厚的相互感情联系结成的、最初的社会福利之间的集团”。

2、家庭教育

参照迄今为止的有关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现代家庭教育的概念做以下定义:

⑴现代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实施的教育,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教育与影响的过程。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年长者对年少者,年少者对年长者,不论是否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促进人的知识、智能、体力、影响思想品质,使人的知识和身体发育,相互影响起作用的都是家庭教育。

⑵家庭教育具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动态关系。当前家庭教育的主要方面具有双重性。一般来说,年长者对年少者进行的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面,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相反,年少者对年长者所实施的教育也可以转化问主要方面。也可以说是家庭成员中间互相学习的过程。

⑶家庭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它既是日常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⑷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技能等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家庭教育具有继承性和反映时代的特征。

⑸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三、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今天的儿童是21 世纪的主人,对儿童的自下而上的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 %儿童(14 岁以下) 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项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赖,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蒙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父母对子女教养的态度、观念、期望和教育方法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至关重要地影响。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而不良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贻误终生。现今的家庭教育,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但也存在着不少观念和行

为上的盲点和误区,致使他们在进行教育时感到困难重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甚至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㈠父母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的错误

一个儿童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父母则是其进入社会的领路人,因此,父母是否赞同常规的价值观念,是否实施正确的社会行为等,对孩子长大后能否适应环境有很大影响。1、如果父母本身有反社会倾向,如对现实严重不满,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经常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必然在孩子幼小心灵里潜移默化产生反现实社会的欲望;2、父母常在孩子面前称赞某些不良行为,使儿童在一种认可不良行为并把它作为恰当的行为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㈡不切实际的教育期望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将来应当成为何种人才的期望,对孩子的发展或者说对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是不无影响的。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会不自觉地将其所期望的社会角色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不脚踏实地地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承受力去考虑。正如费尔巴哈所言:“父母们在孩子们的身上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解来干预孩子们的自然发展,想先验地建立孩子们的生活。”

㈢不健康的家教方式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到大,父母给孩子的是无限的爱。俗语说“家庭是爱的学校”,但如果在家庭中得不到爱、认同和温暖,就会把孩子推向情感不健全的深渊。

1、专制式家教。在中国的众多家庭里,仍遵循着“严是爱,宽是害”的传统信念,望子成龙心切,父母要求儿女的言行必须按成人意志行事,稍有“越轨”轻则训斥,重则体罚。生长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极易产生恐惧和对立。这种教养态度易导致儿童逆反心理的发展和人格异常。

2、放纵式家教。父母关爱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血缘亲情关系,父母的爱往往容易走极端,特别是当代中国的“421”结构家庭,孩子成为呼风唤雨的“小皇帝”、“小太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娇宠、放纵,其结果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父母为他们排除了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和困难,以至使他们对学校、同学、人际关系、现实缺乏恰当的认识。这些娇惯

出来的孩子,许多到中学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妒忌、攀比成性。有的孩子对遭受挫折缺乏心理准备和应付方法,当他们进入社会后,由于得不到像在家庭那样的关怀和爱护,不断受到挫折,因而会觉得自己被别人忽视或受到轻视,自卑感和绝望情绪会油然而生。放任是父母对社会和子女的失职。

3、疏忽式家教。通常是指父母对孩子明显缺乏责任感,无法对子女进行正确的管理和照顾。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年轻父母工作忙,压力大,与子女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更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有的把孩子寄托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有的雇保姆照顾生活起居。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一定会长大成材。其实这种盲目的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是很危险的。

4、反复无常式家教。这种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或是对其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表现为父母双方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相互矛盾,不能协调,再者,父母一方的教育方式或实践是相互矛盾的,时而非常严厉,时而又娇惯、放纵,同一行为今天允许,明天则可能被禁止。许多研究均表明,孩子日后的行为方式与儿童期的反复无常的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5、专制———放任式家教。这种教育方式是指,在物质需求上对孩子放任,而在学业上却极端专制的家教方式。由于现代社会物质资料已极大丰富,加上只有一个孩子负担相对较轻,因此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使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父母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的要求也就越严格和苛刻。

㈣隔代抚养负面问题突出

隔代家庭教育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祖辈的姑息纵容、包办代替、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成为普遍现象。其消极的后果是: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为所欲为、骄横跋扈;胆怯、孤僻、不善社交、合作性差;意志薄弱,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怕苦怕累,经不起挫折;进取心、创造性、责任感差,缺乏独立人格等等。祖辈们在教养过程中往往感情大于理智,具有“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他们本着一定的补偿心理,不愿让孙辈们再吃与自己同样的“苦”。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布雷萧在其畅销书《家庭会伤人》中写到:一个人成年

浅析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6u35vqi310e609mkm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