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一)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有关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
B.到1978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D.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六位,故D项错误。
[答案] D
2.下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C.城市化速度加快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改革开放
[解析] 图中数据反映了我国人均GDP迅速增长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答案] D
3.下列有关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C.是衡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重要指标之一 D.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答案] D
4.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 )
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
[答案] C
5.“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被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取代,进入21世纪,又被
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等取代。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B.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人们追求物质享受
D.社会生活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解析] “送嫁妆”档次提高,实际上是说明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项说法错误,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C、D说法片面,排除。
[答案] B
6.“粉丝”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中国(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解析] “粉丝”是fans的音译,说明当代中国语言的变化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答案] B
7.“时尚中国”的标志有( )
①“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 ②穿着打扮个性化 ③“装修热” ④流行语言的变化
A.①② C.①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尚中国”指的是中国生活
现代化在方方面面的变化。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些变化包括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流行语言的变化等。
[答案] D
8.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GDP的大幅增长上
B.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城市型城市
C.互联网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D.流行语言的变化、词汇的创新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 [解析] 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而不是GDP的增长上。
[答案] A
9.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解析] 经济特区只是四个城市与中小城市迅速增长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只是促进原有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新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城市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城市数量的增长无关。故C、D两项错误;中小城市数量增长快应是乡镇
企业发展的结果,故B项正确。
[答案] B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方式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21世纪看手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太阳、挂钟、手表、BP机到手机说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答案] B
11.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 )
A.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B.政治剧变的见证
C.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D.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解析] 家庭收入的增加,说明了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侧面说明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答案] D
12.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