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课外阅读题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0:39: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课标本)

语文

课外阅读六年级(下)

每 日 一 练

学校 班级 姓名

月 日 得分: □品味短文,完成练习。

毽子里的铜钱

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有一天,我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快乐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急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里说: ?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望着他微微驼着的背脊,我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

铜钱在口袋里丁丁当当地响着,伸手一摸,它们在烤山薯旁边,也热烘烘的。我捏着撕破的毽子,回到家里,把刚才的事告诉妈妈。妈妈仔细地听着,面露微笑。 我问妈妈:?二婶是不是应当把欠老伯伯的一枚铜板再补给他呢?? 妈妈想了想说:?我想她会补给他的。小君,我倒是很高兴你舍得把毽子里的两枚铜钱剥出来给他。? 我说:?我那时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欠了他很多似的。? 妈妈说:?不要难过,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做小贩的,栉风沐雨,都是非常辛苦的。你长大以后,要格外懂得体谅他们。?

妈妈慈爱的声音,几十年来,时常响在我耳边。卖烤山薯老人满脸的风霜、谦卑的笑容和佝偻的背影,也时常浮现在眼前。他没有接受我的铜钱,却接纳了我的心意。他给我白吃了两个热烘烘的烤山薯,使我永远感到温暖在心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意思。(2分)

体谅: 谦卑:

栉风沐雨: 2、请给划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使其语气更强烈。(2分)

3、老人的“小气”表现在 , 老人的不小气表现在 。 你怎么看待老人的“小气”与“不小气”,请把你的理解写下来。(2+2分)

4、仔细阅读下面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1)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两个“愣愣地”分别表达了老人与我怎样的心情?) (2)“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老人可能在想些什么?

5、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想说些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谈感受。(2分)

2

月 日 得分: □品味短文,完成练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海伦?凯勒①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 纪念)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生命如此倦怠,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热闹的欢乐。

最近一位朋友来看我,他刚从林中散步回来。我问他看到些什么,他说没什么特别的东西。要不是我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回答,我真会大吃一惊。我终于领会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明眼人往往会熟视无睹。

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仅凭我的触角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无谓。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却一味的追求。在明眼人的心里,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更多。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叫醒 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①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 ”标出。(1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倦怠: 充耳不闻: 3、“赋”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再查 画;“赋”在字典中的意思有:(1)(上对下)交给;(2)天性;(3)征收(赋税);(4)古代的一种文体;(5)做(诗、词)。“天赋”的“赋”应选第 种;“赋予”的“赋”应选 第 种。(3分)

4、短文末尾作者提出了3个问题,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回答。(1分)

5、第5自然段中,作者感叹“明眼人往往会熟视无睹”,请从第6自然段中找出一处能解释这句话意思的句子,用“ ”划出来。(1分)

6、短文中优美的句子很多,请摘录一个能激励自己努力向上的句子,认真地抄写下来。(5分)

3

月 日 得分: □品味短文,完成练习。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爽朗( ) 浮现( ) 会意( ) 慈爱( )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义。(2分)

疾言厉色: 年少气盛: 3、爸爸原来认为 ,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 二是 。(3分) 4、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2分)

5、用“ ”划出与文章结尾(划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1分)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

①?我?; ②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③王勃; ④泛指晚辈(包括我); (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 (3)这篇文章说明:( )

①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②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③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7、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学习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下册 课外阅读题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9gd0gsit1jxut0i35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