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诗歌赏析技巧及练习(学生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6:0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诗歌?

?诗歌鉴赏的步骤:

一、通读全诗,理解诗句意思,整体把握诗歌主旨。 二、掌握诗歌运用的意象及表达技巧的作用。

☆一、把握诗歌主旨——即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把握诗歌主旨要做到“四读”——读作者、读注释、读题目、读内容。

1.读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2.读注释——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

(如南宋的爱国思想),如:同是烽火战争-唐朝安边创立功业,南宋收复失地悲壮。

3.读题目——(1)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

要内容;

(2)分清诗歌类型,将有助于把握作者的情感或思想。

?诗歌类型: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1/咏史怀古诗:或 ;或 ;

或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2/托物言志诗(咏物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

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3/边塞征战诗:或 ;或 ;

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 。(常有月、

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 ;或表达 ;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 思想,

或表达 。

7/即事感怀诗(叙事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8/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

的厌恶。

9/悼亡诗: 丈夫追悼亡妻之作

10/讽喻诗: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讽刺作用;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赏析1】阅读下面的诗歌,判断诗歌的类型,试着掌握诗歌主旨:

绝句 【吴涛】 诗歌类型: 诗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酿。 诗歌主旨:表达诗人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的情感。

4.读内容——(1)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

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2)抓住诗中的意象,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3)结合表达技巧(写作手法/技巧),分析意象作用、其诗歌意境及作者情感。

☆二、掌握诗歌运用的意象及表达技巧的作用。

?1.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①离别类: 意象 含义 意象 含义 双鲤&尺素(远方来信) 寒蝉 悲凉 月亮 南浦 送别之地 鸿雁 芳草/芭蕉 离愁别恨/离情别绪 柳 长亭短亭 送别 关山 阳关曲 送别的歌声 鹧鸪鸟 燕 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 【赏析2】阅读下面的诗歌,试着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含义: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问:诗中用了哪些意象?有何含义?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②情爱类:

1

意象 含义 意象 含义 红叶 传情之物 莲 音同“怜”表达爱情 红豆 男女爱情或友谊 ③人格类: 意象 含义 兰 菊花 梅花 竹 松 其他香草 ?【梅、松、竹——“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

【赏析3】阅读下面的诗歌,试着分析诗中的意象及其含义:

水调歌头【辛弃疾】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问: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④悲情类: 意象 含义 意象 含义 杜鹃鸟或子规 梧桐 象征悲凉 猿 悲伤 乌鸦 衰败荒凉 碧血 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 ⑤其它类: 意象 含义 意象 含义 东篱 高雅,洁身自好 南冠 囚犯 折桂 科举及第 柳营 军营 采薇 隐居生活 昆山玉 人才 ?2.表达技巧(写作手法): ※(1)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 2/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象征、铺陈,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 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 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 ※(2)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3)抒情方式 1/ :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 :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2

※(4)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三、概括意境和思想感情术语

?1.概括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概括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歌赏析练习】

(一) 春行即兴( 诗)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

(二) 邯郸冬至夜思家( 诗)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三) 雨后池上( 诗)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四)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诗)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3

【参考答案】

《春行即兴》(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独坐的\影\陪伴抱膝者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雨后池上》(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参考答案】(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⑵清冷、幽静;孤单、寂寞 ⑶“为拂绿琴埃”

4

搜索更多关于: 诗歌赏析技巧及练习(学生版) 的文档
诗歌赏析技巧及练习(学生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dc92igvg0mq5e7e8l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