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孩子的音乐天赋如何发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5 1:35: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如何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

引领孩子接触和欣赏音乐

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要从引领他们接触和欣赏音乐开始。音乐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听觉感受,还能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并可刺激他们的脑部发育,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经常接触音乐,还会培养出对音乐的特殊敏感:他们会对音乐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停留在特别的音乐环境中,还会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动听的旋律。有时他们会自发地用动作表达自己从音乐中获得的美好感受,这些都是他们具有音乐天赋的表现。

【案例】

程女士是一位地道的音乐爱好者,她购买了一套效果出色的音响设备,日常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躺在沙发上欣赏音乐。在怀孕后,程女士也会不时地用美妙的音乐来做“胎教”,希望能够培养出有音乐天赋的孩子。

2016年,程女士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在享受着初为人母的快乐的同时,程女士也没有忘记引领女儿接触和欣赏音乐,她会选择一些舒缓轻柔的纯音乐,用适当的音量播放给女儿听,每天听10~20分钟。

女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对音乐的高度敏感了。有一次,程女士有事外出,把女儿交给丈夫看管,可是女儿一直不停地哭闹,丈夫怎么哄也哄不好。无奈之下,丈夫只好打电话向程女士“求助”,程女士笑着给他出主意:“你把音响打开,给宝宝放一首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丈夫半信半疑地按照程女士说的去做了,没想到小家伙一听见音乐声就不哭了,还把头转向音响的方向,听得十分入神。丈夫惊喜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程女士,程女士用欣慰的语气说:“看来我们的小宝贝很有音乐天赋,很懂得欣赏经典音乐呢!”

从那以后,程女士和丈夫更加注意发掘女儿的音乐天赋,他们不但会为女儿播放各种旋律优美的经典乐曲,还经常注意观察女儿的行为举止。女儿一岁多的时候,程女士发现她特别喜欢摆弄一只玩具小熊,这只小熊的肚子里装有电池,只要打开开关,就会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女儿对它特别有兴趣,好像怎么玩都玩不厌,但程女士发现女儿并没有去注意小熊是怎么跳舞的,而是一直竖着耳朵听小熊的歌声,有时还会跟着哼唱几句。

不仅如此,女儿还特别喜欢听程女士唱歌,特别是程女士抱着她一边唱一边跳的时候,女儿会变得特别兴奋,常常高兴地“咯咯”直笑。程女士有时给她唱好听的儿歌,有时也唱一些快节奏的流行歌曲,一听到那些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女儿就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好像要跟着节奏跳舞似的……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程女士的女儿是一个颇具音乐天赋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可能很早就会表现出独特的音乐敏感性,而且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音乐感知力也在日益提高。比如,2岁左右他们就能把握好音乐的节奏,听到节奏强烈的音乐会手舞足蹈地扭动;3岁起他们就开始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产生兴趣,还能大概地哼唱出曲调;5岁后他们逐渐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能够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有的孩子甚至会被一段动人的乐曲深深打动而流下眼泪……

当然,这样的音乐天赋是不会凭空显现的,需要家长为孩子提供系统的接触和欣赏音乐的机会,使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达到较高的境界,才能让潜在的音乐天赋被逐渐发掘出来。

为此,家长可以精心选择一些经典的乐曲,经常播放给孩子听,以培养他们对旋律的感受力。比如在孩子吃饭时可以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在孩子临睡前,可以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在孩子听家长讲故事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和谐的乐曲做伴奏,以增强情感的渲染力。同时,为了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力,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各种物品或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也会让他们的听觉变得更加敏感。

需要提醒的是,为孩子选择的音乐应当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音乐感知水平。比如1岁以前的孩子应以熟悉和培养最初的音乐感受力为主,家长可以播放一些曲调轻柔、旋律优美的轻音乐、古典音乐给孩子听,像舒伯特的《圣母颂》《小夜曲》以及贝多芬的《月光曲》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每次收听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音量也不宜过大,最好保持在40~60分贝之间。

1~3岁的孩子不仅能够认真地倾听音乐,还能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家长可以让他们倾听一些节奏鲜明、短小活泼的乐曲,比如《我爱我的小动物》《哈巴狗》《蚂蚁搬豆》《小猫眯》《粉刷匠》《小星星》《铃儿响叮当》等等。

4岁以后,孩子己经能够欣赏内容广泛、性质风格多样的作品了,家长可以适当让他们听一些曲风更加复杂多变的音乐,还可以带他们观看儿童音乐剧,这会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爱上音乐,培养出对音乐的兴趣来。

在倾听中感受孩子的音色特点

所谓音色,通俗地说,就是嗓音、声线方面的特点。每个人的音色都是不一样的,拥有好听的、有辨识度的音色,无疑是一种难得的音乐天赋。

家长在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时,一定要注意多听听孩子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以便了解孩子的音色特点。之后家长可以采用正确的办法来教会孩子发声的技巧,这会让孩子的音色变得更加清脆、美妙、悦耳。

【案例】

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儿戴梓伊。在培养女儿的道路上,戴玉强付出了很多心血,也为女儿设计了很多发展方向,可他没想到女儿在音乐领域会有如此惊人的天赋,甚至超过了自己当年的水平。

最初,戴玉强和妻子发现女儿总是喜欢哼唱着歌曲,她的音色听上去非常清脆、好听,发音也十分清晰。戴玉强感到特别惊喜,就试着教女儿唱童谣,女儿只听了两遍,就学会了这首简单的歌曲,她唱起歌来声音虽然稚嫩,但音色却十分美妙,音准也一丝不差。

一曲唱完,妻子开心地说:“也许我们家会出现第二位伟大的歌唱家呢!”妻子说的虽然只是玩笑话,可戴玉强却觉得很有道理,从那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发掘女儿的音乐天赋,平时自己练习发声的时候,也会带上女儿,让她也尝试一番。女儿听话地学着父亲的样子“吊嗓子”,神情看上去十分认真,戴玉强在欣慰之余,也会提醒她要注意发声的技巧,还让她不要硬扯着嗓子嘶吼,也不要长时间练习。女儿接受了父亲的专业建议,音色变得更加圆润悦耳,歌也唱得越来越好了。

女儿9岁以后,戴玉强鼓励她去参加音乐比赛,她也获得了不少奖项,还得到了为动画片、电视剧演唱主题曲的机会。10岁的时候,女儿推出了首张个人同名专辑《戴梓伊》。那时戴玉强正在意大利米兰排练歌剧,妻子在电话中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还播放了专辑中的歌曲给他听,戴玉强听到女儿那天籁般婉转悠扬的歌声,忍不住泪湿眼眶。

就这样,女儿成了小有名气的歌唱明星。戴玉强怕她会骄傲自满,便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提醒女儿,告诉她想要成为优秀的歌唱家,就不能害怕吃苦,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不能有一天懈怠。女儿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古典艺术歌曲开始,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三年,才开始学习歌剧咏叹调。

在父亲的精心教导和培养下,女儿的成长十分迅速。201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

音乐学院附中声歌系毕业,之后又顺利地考入了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在此期间,她还多次作为特别嘉宾与父亲同台演出,她那变化自如的美妙音色和对音乐风格的准确把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夸赞她是“前途无量的女高音歌唱家”。

2018年12月,女儿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国际声乐大赛,22岁的她从800位优秀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了两个大奖。消息传来后,人们争相祝贺戴玉强,他也不无骄傲地说:“女儿是我今生最好的作品。”

女儿之所以能够展现出过人的音乐才华,取得富有含金量的国际大奖,是因为父亲戴玉强及时发掘并努力培养了她的音乐天赋。戴玉强对天赋问题非常重视,他曾经这样说过:“孩子在他的天赋领域里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悟性。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这种悟性,想办法去发现他的长处,然后去培养她。相反,要是她明明没有音乐的天赋,却强迫她 一定要当个歌唱家,那也是行不通的。”

家长们如果想要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不妨学习戴玉强的这种做法,先用心了解孩子的悟性和长处,再有针对性地去培养。

具体来看,音乐天赋应当包括音色、乐感、音域这三个方面。家长可以先从音色入手,看看孩子有没有这种天赋,而这又可以从音质和辨识度两个方面来考察。

音质主要决定于基音和泛音的声线特征。所谓基音,指的是我们平时说话、唱歌时声带振动所产生的声音,它决定了一个人的音高。当基音进入口腔、咽腔和胸腔后,经过喉咙等的处理就会产生丰富的泛音,基因越突出,泛音越平滑,孩子的声音就会越好听、越清脆。至于音色的辨识度,简单地说就是音色区别于他人的特征,有辨识度的音色会显得与众不同,能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时甚至会一听难忘。

家长想要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就不妨多听听孩子说话、唱歌的声音,再从音质、辨识度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孩子是否具有音色方面的天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发音器官还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不可让孩子模仿成人高声歌唱、叫喊,否则较强的气流冲击会损伤孩子的声带,使他们的嗓音变哑,更严重的是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发声习惯,这种发声习惯一旦形成,会对他们将来学习声乐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家长一定要像戴玉强这样经常提醒孩子保护嗓子,并要尽早教会他们正确而恰当地使用嗓音的技巧,这样才能让他们拥有越来越美妙的音色。

学会鉴定孩子的天赋乐感

乐感是音乐天赋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它指的是一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和把握能力。拥有较强的乐感天赋的孩子,常常能够准确地辨别不同的音准和节奏,还能够完整地记忆并再现各种曲调,所以他们在学习音乐时会表现得特别轻松。

家长在发掘孩子的音乐天赋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乐感方面的测试,看看孩子是否能够较好地辨别、记忆和再现音乐,如果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家长就可以重点对孩子进行音乐天赋的培养。

【案例】

张女士的女儿琪琪刚满三周岁,平时特别喜欢唱歌。每次在幼儿园里学了新歌,琪琪回到家后就会唱给张女士听。最初,张女士并没有对此特别留意,但时间长了,张女士发现女儿竟然学会了那么多儿歌。有时张女士想要考考她几个月前学过的儿歌,她也能完完整整地唱下来,这不禁让张女士感到非常惊喜。

琪琪还经常缠着张女士,想要多学一些新歌。有时候,她会歪着小脑袋问张女士:“妈妈,为什么你和老师教的歌,有很多都是唱妈妈和宝宝的,就是没有唱爸爸的歌呢?”张女士被琪琪的话逗笑了,她马上找来一些儿童歌本,找到了《爸爸的草鞋》《爸爸的雪花》等几首歌曲。之后,张女士把这几首歌教给琪琪,琪琪只听了两遍,就基本掌握了。

过了几天,琪琪又问张女士:“爸爸、妈妈的歌我都会唱了,那还有没有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的歌呢?”这个问题可把张女士给难住了,她好不容易才从网上找到了一首《数鸭子》,里面有段关于爷爷的歌词“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这才让琪琪感到满意了。可琪琪学会这首歌后,居然“得寸进尺”,要学唱外婆、外公的歌,还好张女士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唱过的《外婆的澎湖湾》,这才满足了琪琪学歌的愿望。

就这样,琪琪学会的新歌越来越多,张女士担心她会“前学后忘”,就想考考她。这天,张女士对琪琪说:“你已经学会了几首关于妈妈的歌呢?”

琪琪自信地回答:“有好多首呢,妈妈,我现在就唱给您听。”说完,琪琪一口气唱了好几首关于妈妈的歌,有《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妈妈,你歇歇吧》《烛光里的妈妈》等等。她一首接一首地唱着,曲调、节奏、歌词都唱得一点不差。

看着琪琪天真可爱的样子,张女士开心极了,她认为孩子的乐感天赋非常突出,将来很有希望成为出色的音乐家。不过张女士也知道光凭自己教孩子是不够的,应该让她接受更

搜索更多关于: 孩子的音乐天赋如何发掘 - 图文  的文档
孩子的音乐天赋如何发掘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kgah6o0mu6d7jn4l8uv58u602x7bw012k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