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 (1)已知:
①N2(g)+O2(g)=2NO(g) △H1 ②2NH3(g)
N2(g)+3H2(g) △H2
③2H2(g)+O2(g)=2H2O(g) △H3
则热化学方程式:4NH3(g)+6NO(g)=5N2(g)+6H2O(g)△H=_____(用△H1,△H2,△H3表示)。
(2)在2L密闭绝热容器中,投入4molN2和6molH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H3,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数据如下表: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3v正(H2)=2v逆(NH3) 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混合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②温度T1_____(填“>”<”或“=”)T3。
③在T4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
(3)N2O4为重要的火箭推进剂之一。N2O4与NO2转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4(g)=2NO2(g) △H。上述p(N2O4),逆反应速率v逆=k逆·p2(NO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该反应的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
化学平衡常数Kp为____(以k正、k逆表示)。若将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298K、s-1,当N2O4分解10%时,v逆=_____kPa·s-1。 压强110kPa),已知该条件下k逆=5×102kPa-1·
(4)以连二亚硫酸盐(S2O42-)为还原剂脱除烟气中的NO,并通过电解再生,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电解槽中的隔膜为_____(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每处理1molNO,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
【答案】2△H2+3△H3-3△H1 BD < 25% 阳 2mol 【解析】 【分析】
(1)运用盖斯定律计算;
k正 2×105 2SO32-+4H++2e-=S2O42-+2H2O k逆(2)①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及其衍生的各种关系符合平衡标志; ②反应放热,根据进行方向判断; ③根据三段式进行求解;
(3) 根据v正=v逆,得出Kp,再根据题给已知计算平衡时NO2的分压,然后计算逆反应速率;
(4)阴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S2O42-;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右侧多余的氢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利用氧化还原规律,进行计算求解。 【详解】
(1)根据盖斯定律①N2(g)+O2(g)=2NO(g) △H1,②2NH3(g)
N2(g)+3H2(g) △H2,③2H2(g)+O2(g)=2H2O(g)
△H3,将2x②+3x③-3x①得到热化学方程式:4NH3(g)+6NO(g)=5N2(g)+6H2O(g) △H=2△H2+3△H3-3△H1,故答案为:2△H2+3△H3-3△H1; (2) N2(g) + 3H2(g)
2NH3(g) △H<0 , ①A.NH3、H2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比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气体物质的量减小,容器内压强减小,故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已达到平衡,B项正确;
C.建立平衡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密度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绝热容器温度不变时,已经达到平衡;D项正确;故答案为BD;
②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会减小, T1时氨气的物质的量更多,所以温度低,温度T1 N2(g)+3H2(g)?2NH3(g)起始(mol)4604?1?100%=25%,③根据三段式进行求解法:,则N2的转化率= 转化(mol)1324平衡(mol)332故答案为:25%; (3)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p(N2O4)p2(NO2),逆反应速率v逆=k逆·,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v正=v逆,则Kp= k正;若将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温恒压分解(温度298K、压强110kPa),已k逆s-1,知该条件下k逆=5×102kPa-1·当N2O4分解10%时,假设开始有1mol N2O4分解0.1mol,生成0.2mol NO2, υ(逆)=k逆?p2(NO2)=5?102kPa-1gs-1?(110kp?2×105; k正0.2)2?2?105kp?s-1,故答案为:; k1?0.1?0.2逆(4)阴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S2O42-,电极反应式为2SO32-+4H++2e-=S2O42-+2H2O;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氧气和氢离子,右侧多余的氢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所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NO吸收转化后的主要产物为N2,消耗1mol NO转移2mol电子,所以电路中转移电子为2mol,故答案为:2SO32-+4H++2e-=S2O42-+2H2O;阳;2mol。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电解原理、盖斯定律等知识点,把握化学平衡计算方法、电解池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要掌握基本概念,看清反应过程中变化条件,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变化结果,离子交换膜判断为解答易错点。 19.二草酸合铜( II )酸钾晶体{K2[Cu(C2O4)2]·2H2O},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微溶于酒精,干燥时较为稳定,加热时易分解。 I.用氧化铜和草酸为原料制备二草酸合铜(II)酸钾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H2C2O4 ΔCO↑+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将H2C2O4晶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微热,溶解过程中温度不能太高,原因是________。 (2)将CuO与KHC2O4的混合液在50°C下充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50 °C时,加热至反应充分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放于冰水中冷却后过滤 B.自然冷却后过滤 C.趁热过滤 D.蒸发浓缩、冷却后过滤 II.以CuSO4·5H2O晶体和K2C2O4固体为原料制备二草酸合铜( II )酸钾晶体。 5H2O晶体和K2C2O4固体分别用去离子水溶解后,将K2C2O4溶液逐滴加入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将CuSO4· 中,有晶体析出后放在冰水中冷却,过滤,用酒精洗涤,在水浴锅上炒干。炒时不断搅拌,得到产品。 (4)用酒精而不用冷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II.产品纯度的测定:准确称取制得的晶体试样ag溶于NH3·H2O中,并加水定容至250mL,取试样溶液25.00mL,再加入10 mL的稀硫酸,用b mol·L-1 的KMnO4标准液滴定,消耗KMnO4标准液V mL。 (5)滴定时,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理由为________。 (夹持部分略去) A. B. C. (6)若在接近滴定终点时,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冲洗一下,再继续滴定至终点,实验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答案】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 2KHC2O4+CuO 50℃ K2[Cu(C2O4)2]+H2O C 酒精易挥发,便于干 燥二草酸合铜( II )酸钾晶体 B 滴定时,标准液应盛放在滴定管中,待测液应盛放在锥形瓶中,高锰 1.25Vb?354?10-2酸钾为强氧化性溶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 无影响 ?100% a【解析】 【分析】 Ⅰ、草酸晶体加水、微热可加快反应速率,但要避免温度过高草酸分解,然后加入碳酸钾固体,可生成KHC2O4,加入氧化铜,混合液在50℃水浴加热,为防止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K2[Cu(C2O4)2]?2H2O。 【详解】 (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H2C2O4 ΔCO↑+CO2↑+H2O可知温度过高会使草酸分解; (2)根据题意可知,CuO与KHC2O4溶液在50℃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K2[Cu(C2O4)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2KHC2O4+CuO 50℃ K2[Cu(C2O4)2]+H2O; 2H2O}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所以充分反应后应趁热过滤,提高(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K2[Cu(C2O4)2]·产率,所以选C; 2H2O}微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洗涤也可以减少晶体的损失,同时与冷水相比酒精易挥(4){K2[Cu(C2O4)2]· 发,便于干燥二草酸合铜( II )酸钾晶体; (5)滴定时,标准液应盛放在滴定管里,待测液应盛放在锥形瓶中,高锰酸钾为强氧化性溶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即下口为旋塞的滴定管,所以最合适的应为B。 (6)该滴定过程是通过标准高猛酸钾溶液确定二草酸合铜( II )酸钾晶体的物质的量,锥形瓶内有水对滴定没有影响; 2H2O}中C元素被氧化生成CO2,KMnO4(7)滴定过程中{K2[Cu(C2O4)2]·每个C化合价升高1价,共升高4价,2H2O}~4 KMnO4,则n中的锰元素被还原生成Mn2+,化合价降低5价,所以存在数量关系5{K2[Cu(C2O4)2]·2H2O)= V×10-3L×bmol·L-1×(K2[Cu(C2O4)2]· 5250mL×=12.5Vb×10-3mol,所以产品的纯度为425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