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
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
A.升华 B.氧化还原反应 C.蒸馏 D.焰色反应
*8.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B.
C.
D.
9.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试剂均足量)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
所有气体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可以是无水硫酸铜、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等物质 B.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SO2+2OH=SO3+H2O C.乙和戊两种溶液都不宜用作尾气吸收装置中的试剂 D.如果将装置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只能检验出两种产物
10.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Al、Cl、SO4、CO3、A1O2 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
浓度均为0.3mol/L。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
+
2+
3+
-2-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原试液中是否含有Al、C1 B.原试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H4、Fe、Cl、SO4
+
2+
+
2+
-2-
3+
-
C.滤液X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有NH4、Fe和Ba
2+
D.无法确定沉淀C的成分
11.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的离子数
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中,完全正确的是
A.a:Cl b:K c:CO3 d:HCO3 B.a:K b:CO3
++
2-
-+
2--
c:Cl d: HCO3
--
--
C.a:K b: CO3 c: HCO3 d:C1 D.a:K b: HCO3 c:Cl d: CO3 12.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OH=Al(OH)3↓ B.“84”消毒液中滴加少量白醋可增强漂白性:ClO+H=HClO C.氨水吸收少量SO2防止污染空气:NH3·H2O+SO2=NH4+SO3+H2O D.4 mol/L的NaAlO2 溶液和7 mol/L的HC1溶液等体积反应: 4AlO2+7H+H2O=3Al(OH)3↓+Al
1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60mL10mol/L.热的NaOH浓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
NaClO 和NaClO3的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B.反应后的溶液中,n(Na): n(Cl)可能为7 :3 C.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NaClO3
D.n(NaCl):n(NaClO) :n(NaClO3)可能为11: 2: 1
27.(14分)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
+
--+
3+
+
2--
+
3+
-+
--2-
2-
(1)如何检验装置I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装置I制取氨气,应选用的试剂为___(填字母代号)。 A.浓氨水 B.浓硫酸 C.硝酸钾 D.生石灰 E.氢氧化钠
(3)根据实验要求,仪器连接的顺序为:a接___,___接___,___接___(用字母代号表示)。 (4)将氨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中,加热有红色固体和无色气体单质生成。证明氨气具有______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氨气,按下图所示玻璃装置进行实验。先打开旋塞①,B瓶中产生白色的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稳定后,关闭旋塞①,再打开旋塞②,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8.(12 分)下图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条件、产物已省略),G为铝,
A 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常温下,B、C、E、H、I、J 为气体,C 为黄绿色气体,M 为红褐色胶体。
(1)A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_。
(2)D 与G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A单质和G的氧化物,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C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请写出H→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现将一试管J 气体倒立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水面上升但不充满;若要使水充满整个试管.应向试管内通入一定量_____(填气体的化学式),此时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气体体积按标准状况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9.(16 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其杀菌消毒的作用来清洗伤口。过氧化氢有
时可作为采矿业废液消毒剂,有“绿色氧化剂”的美称。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