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3:45: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10.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 积极作用: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提倡“民胞物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做人问题上,表现为:“慎独”,“自省”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提倡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节;

在行事上,表现为脚踏实地,积极入世,自强不息,木讷刚毅的民族精神 ? 负面价值:

A.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 B.存理灭欲的修身养性;

C.“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专制制度的高度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 正面价值: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中华民族在心理上,

文化上的认同,文人学士经世致用的思想等,从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产生的源泉。

? 负面价值:培植了国人严重的迷信权力,服从权威,缺乏自信心的心态,以

及文人的影射传统等。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伦理---政治型范式 A.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

B.文化上表现为: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突出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形成,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其妙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1.《易经》的内容很少,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 2.殷商时代文化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尚鬼、嗜酒、宗天。

3.卦辞是说明整个卦的含义,乾卦卦辞只有四个字“元亨利贞”。 4.【什么是周易?】

A.《周易》是一种筮占之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B.《易经》(《周易》古经),成书于殷末周初。周朝贵族向神灵占卜问吉凶的经文汇编,占筮的内容十分广泛。

C.它是一部迷信典籍,但可以从中窥见周代人丰富的社会生活,又直接反映了周代人居安思危的精神风貌和辩证思维的思想。

D.又是一本哲学书。《易传》(《周易大传》成书于战国秦汉),“大传”古称“十翼”,即十篇文章。

因此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 5.解释乾卦爻辞的意思:(15分大题) A.九,潜龙勿用

译:潜藏的龙,无法施展。 潜龙:有才能而隐居的君子 B.九二,见龙在田

译:龙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大人:有道德,有作为的人; 见:现,显现,出现 C.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晚上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乾乾:健而又健; 惕:警惕; 无咎:没有灾难 D.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龙也许跳进深渊,没有灾难。 渊:深潭 E.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龙飞腾在空中,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大人:指有道德并且居于高位的人(区别于九二) F.上九,亢龙有悔

译:升腾到极限的龙会有灾祸之困。 亢:过甚,嫉妒,此处形容龙飞到极高的程度。

G.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群龙出现在天空,看不出首领,吉利。----尽管没有首领,但是每一条龙还

是各尽其职,做好分内的事情,这是吉祥的。其实这也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 用:通常指全部

6.比较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点

? 今文经是西汉朝廷收集流散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著作,写成定本,作为传

述依据。(且这些经书都是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整理。)

? 古文经是武帝末年,刘馀,张苍、刘德等通过各种途径所发掘的儒家经书。(用古籀文撰写)

依据典籍版本记载的文字不一样,在学术观点及研究的原则、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1) 对孔子和六经的看法不同

今文经学:以孔子为政治学家和教育家,尊称孔子为“素王”。认为六经寄托着孔子的政治理想,乃治国安邦之道;

古文经学:以孔子为史学家,尊孔子为先师。在他们眼中,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六经也是他记录下来的历史材料。 (2) 学说的核心不一样

今文经学:以专讲“微言大义”的《春秋公羊传》为学说的核心 古文经学:以记载古代礼仪的《周礼》为学说的核心 (3) 学术源流上的差异

今文经学:讲求“师法”。斥责古文家不溯学术之源,古文经传为刘歆伪造。 古文经学:讲求“家法”。斥责今文家抱守秦火之残缺。 (4) 学风上的差异

今文经学: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大讲阴阳五行,福瑞灾异,谶纬迷信,学风空疏荒诞。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考据,学风朴实平易,但往往失于繁琐。 7.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8.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建立了统一的文化,具体表现在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等几个方面。

9. .汉代真正建立起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是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和以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的《淮南子》。

10.西汉时,“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 东汉时,发展为“七经”,再加上《孝经》和《论语》 ? 到唐朝,《礼》分为《仪礼》、《周礼》、《礼记》

《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古梁传》,共九经(西汉基础)

? 宋代以后,“九经”复加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合称十三经

西汉 五经 东汉 七经 唐朝 九经 《诗》《书》《礼》《易》《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孝经》《论语》 《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古梁传》 宋代十三《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以后 经 《古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11.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12.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因研究阐发《老子》、《庄子》、《周易》这三本书玄理而得名。 13.玄学的特点:

(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 (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

(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 (4)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 (5)以“得意忘言”为方法。

(6)以“辩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的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lmq46aujl6u75f0b3w102ra61x6wi01dgb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