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 地史学
一、 名词解释(任选10小题, 每题3分, 计30分)
1. 沉积相 2. 瓦尔特相律 3. 层理 4. 生物区系
5. 沉积旋回 6. 平行不整合 7. 地层划分 8. 伊迪卡拉动物群 9. 延限带 10. A式俯冲 11. 板块 12. 构造-地层地体(地体)
试题编号: 23
二、 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分, 计25分)
1. 中国主要地台区褶皱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巨大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 结晶基
底与褶皱变质基底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 .
A. 太古代与元古代之交; B. 元古代与震旦纪之交; C. 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
D. 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
3. 大洋两侧均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大西洋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 大洋两侧均为2. _______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A. 活动褶皱带; B. 大洋中脊; C. 海沟俯冲带; D. 转换断层
主动大陆边缘的太平洋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
4. _______和_______是确定地缝合带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 A. 混杂堆积; B. 生物礁; C. 滑塌构造; D. 蛇绿岩套
5. 滑塌构造是识别_______的主要标志之一.
A. 山麓堆积; B. 大陆斜坡水下浊流沉积; C. 潮坪; D. 浅海
A. 胚胎期; B. 初始期; C.成熟期; D. 衰退期; E. 残余期
6. _______是属于岩石地层单位; _______是属于地质年代(时代)单位; _______是
属于年代地层单位; _______是属于生物地层单位.
A. 寒武纪; B. 青白口群; C. 二叠系; D. 小壳化石; E.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 F. 火山喷发组合; G. Coronocephalus rex
12. 显生宙年代地层单位划分为3个界, 它们是: _______界; _______界; ________界. 11. 下列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 下奥陶统_______; 上二叠统_______.
10. 煤形成于_______气候条件下; 石膏形成于_______气候条件下 9. 三叶虫是_______重要的标准化石; _______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A. 寒武纪; C. 奥陶纪; D. 志留纪; E. 泥盆纪 8. 自生(原生)矿物海绿石一般形成于_______沉积环境中. A. 浅海; B. 滨海(海岸); C. 泻湖; D.半深海; E.深海
7. 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A. 泻湖; B. 温暖浅海; C. 三角洲; D. 滞流缺氧; E.湖泊
三 综合论述题(任选3小题, 每题15分, 计45分)
1. 简述华北地台前寒武纪构造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2. 任选古生代一纪, 论述扬子地台地史特征.
3. 试述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 级别体系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印支运动在中国东部的表现特征.
5. 简述晚古生代生物演化和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 命题组组长 陈建强 命题组成员 王训练 张世红 日期 1999年 12月8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试题名称: 地史学
一、 名词解释(任选15小题, 每题2分, 计30分)
试题编号: 605
1. 角度不整合;2. 海退序列;3. 地层划分;4. 生物(化石)层序律;5. 阶;
6. 海侵体系域;7. 顶峰带;8. 瓦尔特相律;9. 沉积相;10. 水平层理;11. 滑塌构造; 12. 自生矿物;13. 沉积组合; 14. A式俯冲; 15. 海底扩张; 16. 地缝合线; 17. 生物区系; 18. 小壳化石
二、 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分, 计25分)
1. 地史中恢复古板快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煤形成于_________气候条件下; 石膏形成于_________气候条件下。
4. 晚古生代划分为3个纪, 它们是: ________纪; ________纪; ________纪。
5. _______地层单位具有穿时性。
6. __________和_________反映活动的构造环境。
A.内陆盆地河湖砂泥质组合; B. 滨浅海碎屑-碳酸盐组合; C. 岛弧海硬(杂)砂A. 岩石; B. 磁性; C. 年代;
3. 下列地层单位的代号分别为: 下奥陶统:_________; 上二叠统:__________。
岩-火山喷发组合; D. 山麓山间粗碎屑(磨拉石)组合; E. 近海盆地含煤碎屑组合
7. _______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A. 活动褶皱带; B. 大洋中脊; C. 海沟俯冲带; D. 转换断层
8. 中国主要地台区褶皱变质基底与盖层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__; 结晶基底与褶皱变质基底之间角度不整合形成于_________。
A. 太古宙与元古宙之交; B. 元古宙与震旦纪之交; C. 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
D. 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
9. _________是属于岩石地层单位; _________是属于地质年代单位; ________是
属于年代地层单位; _______是属于生物地层单位。
11. 远洋沉积类型中,把生物残骸含量_______者称为深海软泥;把生物残骸含量10. 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A. 泻湖; B. 温暖浅海; C. 三角洲; D. 滞流缺氧; E.湖泊
A. 伊迪卡拉动物群; B. 张夏组; C. 三叠系; D. 志留纪; E. Redlichia带; F. 火山喷发组合; G. Sinoceras chinense
_______者称为深海粘土。
三、 综合论述题(任选3小题, 每题15分, 计45分)
1. 简述晚古生代陆生脊椎动物和古植物的演化特征。 2. 试述地台形成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3. 任选华北(或华南)古生代一纪, 论述其地史特征。 4. 论述岩石地层单位的级别体系及其划分依据。 5. 简述威尔逊旋回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A. ?30%; B. ?50%; C. ?30%; D. ?50%
命题组组长 陈建强 命题组成员 王训练 张世红 日期 1999年 12月9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 地史学
一、 名词解释(任选10小题,每题3分, 计30分)
1. 沉积相;2. 沉积旋回;3. 沉积组合;4. 沉积构造;5. 顶峰带;6. 地层对比;7. 地台;8. 生物区系;9. B式俯冲;10. 小壳化石;11. 加里东运动;12. 海侵体系域(TST)
二、 填空与选择填空(每空1分, 计25分)
1. 地壳演化阶段的划分中, 太古代被称之为_____________; 中、新生代被称之为
试题编号: 404
_____________;
A. 地台形成阶段; B.联合古陆解体阶段; C. 陆核形成阶段; D. 原地台形成阶段; E. 联合古陆形成阶段
3. 太平洋两侧均为主动大陆边缘, 属于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_____; 东非裂谷属于2. _______属于离散型板块边界; _______属于汇聚型板块边界. A. 活动褶皱带; B. 大洋中脊; C. 海沟俯冲带; D. 转换断层
威尔逊旋回中的_____________.
4. _______和_______是确定地缝合带(线)存在的直接地质证据. A. 混杂堆积; B. 生物礁; C. 滑塌构造; D. 蛇绿岩套; E.火山岩
5. 鲍马序列是识别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标志之一.
A. 山麓堆积; B. 大陆斜坡水下浊流沉积; C. 潮坪; D. 浅海; E.河流
6. 黑色笔石页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珊瑚礁灰岩相代表_______沉积环境. A. 泻湖; B. 温暖浅海; C. 三角洲; D. 滞流缺氧; E.湖泊
A. 胚胎期; B. 初始期; C.成熟期; D. 衰退期; E. 残余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