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2013毕业设计(论文)
二、灯具选择条件
室形指数 5--1.7 (宽而矮的房间) 1.7--0.8 (中等宽和高的房间) 0.8--0.5 (窄而高的房间) 灯具的最大允许距高比 选择的灯具配光 1.5--2.5 0.8--1.5 0.5--1.0 宽配光 中配光 窄配光 灯具选择
灯具具有控制光源、保护光源、安全、美化环境等作用。设计时主要从其光学性能、光源种类、安装方式、照明场所的使用条件、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1)《照标》第4.1.3条规定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规定了荧光灯具和高强气体放电灯具的最低效率值,以利于节能。满足眩光限制是指满足遮光角要求(《照标》第4.1.3条规定了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和根据该场所的室形指数来选择配光种类。
2)《照标》第3.3.3条规定了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蒸汽、高温、有尘埃、洁净、爆炸或火灾危险等九种特殊场所选用灯具的要求。
照明光源选择的一般遵循的原则:(1)发光效率高 (2)显色性好,即显色指数高 (3)使用寿命长 (4)起点可靠、方便、快捷 (5)性能价格比高
2.2灯具数量及位置的确定
确定灯具数量,需要经过照度计算,就是根据初步拟定的照明方案计算工作面上的照度,检验是否符合照度标准的要求;也可以在初步确定灯具类型、功率和悬挂高度之后很据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来计算灯具数目,确定布置方案。
2.2.1 单位容量计算法
单位容量计算法适用于方案或初步设计时的近似计算。 每单位面积的安装功率:
W?P S式中: P-全部灯泡的总安装功率(W); S-被照面积(m2); W-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
8
安徽建筑大学2013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高度(m) 2房间面积(m) 10~15 15~25 25~50 50~150 150~300 300以上 10~15 15~20 20~30 2荧光灯照度(lx) 30 50 75 100 150 200 3.2 5.2 7.8 10.4 15.6 21 2.7 4.5 6.7 8.9 13.4 18 2.44 3.9 5.8 7.7 11.6 15.4 2.11 3.4 5.1 6.8 10.2 13.6 1.9 3.2 4.7 6.3 9.4 12.5 1.8 3.0 4.5 5.9 8.9 11.8 4.5 7.5 11.3 15 2.3 30 25 3.3 6.2 9.3 12.4 1.9 2.7 4.5 6.8 9 2~3 3.2 5.3 8.8 10.6 15.9 21.2 13.6 18.1 2.4 3.9 5.8 7.7 11.6 15.4 2.1 3.4 5.1 6.8 10.2 13.5 1.9 3.2 4.8 6.3 9.5 12.6 3~4 30~50 50~120 120~300 300以上 带反射罩荧光灯单位面积安装功率(W/m2)
2.2.2 利用系数法
利用系数法适用于灯具均匀布置的一般照明以及利用墙和天棚作为光线反射面的场合。当选用反射式、办反射式或漫反射式等主要利用反射光通的照明灯具时,必须采用此法计算。
在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E系由光通的直射分量以及经房间多次反射的反射分量所造成的。投射在工作面上的这两个光通之和∑F与照明灯具在受照房间内所发出的总光通NF之比称为利用系数η。即
???
FNF式中 F――每一个照明灯具所发出的光通量(lm)。
照明装置的利用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 照明灯具的效率及光强分布情况; ? 墙壁、天棚和地板的反射系数pq,pt,pd ?室形指数。
i?
A?B ?
h(A?B)9
安徽建筑大学2013毕业设计(论文)
式中 A、B――房间的长度和宽度(m); h――照明灯具的计算高度(m); 室形指数i也可以直接从手册的表中查出 利用系数法的基本公式为: F? E?EminKZS Lm ? N?FN?KZS Lx ?
式中 F――每一个灯泡的光通量(lm);
Emin――最小照度(lx);
K――减光补偿系数, S――房间面积(m2); N――灯具数量;
Z――最小照度系数(平均照度与最小照度之比); η--光通利用系数(查产品数据)。
本设计是计算五层办公大楼的照度。对办公室、会议室,应考虑到房间反射比,故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其照度。而对强弱电间,因光通利用系数和光的损失等相对固定,所以用单位容量法可简化计算量。
2.2.3 灯具的安装位置确定
灯具的布置就是确定灯具在房间的空间位置,这与它的投光方向、工作面的布置、照度的均匀度,以及限制眩光和阴影都有直接的影响。灯具布置是否合理,还关系到照明安装容量和投资费用,以及维护、检修是否方便等。
灯具的布置应根据工作物的布置情况,建筑结构形式和视觉工作特点等条件来进行。主要有两种方式:
1、均匀布置:灯具有规律地对称排列,以便使整个房间内的照度分布比较均匀。均匀布灯有正方形、矩形、菱形等。如下图
10
安徽建筑大学2013毕业设计(论文)
2、选择布置:为适应生产要求和设备布置,加 强局部工作面上的照度及防止工作面上出现阴影,
而采用灯具位置随工作面安排的方式,称选择布置。室内一般照明,大部分采用均匀布置的方式,均匀布置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灯具的间距L和计算高度H(灯具距工作面垂直距离,如右所示)的比值(称距高比)是否合理。
2.3.1 电缆一般选取方法:
2.3 电缆的计算及选择
一、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 铜线:S= IL / 54.4*U` 铝线:S= IL / 34*U`
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
L——导线的长度(M) U`——允许的电源降(V) S——导线的截面积(MM2)
说明: 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 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2、计算出来的截面积往上靠 二、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