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发展问题。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4.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1)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 环境的压力,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正确看待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从世界眼光来看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7.我国的资源现况和原因
(1)现况: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
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8.我国面临的资源问题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对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9.我国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表现: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10.环境问题的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11.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2.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类文明发展角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内在联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13.对人与自然关系基本态度
(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 (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准则和目标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
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15.建设生态文明的态度和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6.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5)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17.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
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
(3)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