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题 目: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计与工程实施 系 (院): 电子工程学院 学 期: 2009-2010-1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061 姓 名: 第二组 学 号: 030612133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设计与工程实施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
(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方案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
(2)训练学生组网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分析、网络方案设计、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等能力 (3)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和通信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以提高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项目实际环境
通信网络实验室现有四台实验教学PC,目前这四台PC无法上网,而且通信网络实验室内也无网络环境,要求以无线局域网的方式将通信网络实验室与移动实验室相连,借助移动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以解决通信网络实验室的上网问题
3 需求分析
根据项目的实际环境,移动实验室需要一个无线接入点(AP),发射无线信号。在通信网络实验室需要一个无线路由器实现对此信号的桥接,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卡接收信号。
4 市场调研
无线局域网的产品主要有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以及无线网卡等。
通过上网查资料及连云港数字齐美的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上提供的用于学习研究或者家用的无线路由、AP无线网卡的型号如下所示:
4.1无线AP:D-Link DWL-2000AP+A 、腾达W54A、腾达TWL54A、腾达TWL54
A、D-Link、DAP-1360、D-Link DWL-2100AP、TP-LINK TL-WA501G+
4.2无线路由:TP-LINK TL-WR841N、TP-LINK TL-WR340G+、D-Link DIR-605、D-Link DI-524M、TP-LINK TL-WR941N、TP-LINK TL-WR541G+
4.3无线网卡:TP-LINK TL-WN322G+、腾达W311U、腾达W541U、TP-LINK T
L-WN821N、腾达W54U
5 总体方案设计
5.1核心层设计
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是网络的高速交换主干,对整个网络的连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层应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
高可靠性、提供冗余、提供容错、能够迅速适应网络变化、低延时、可管理性良好、网络直径限定和网络直径一致。
5.2汇聚层设计
汇聚层是网络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介”,汇聚层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接入、虚拟局域网(VLAN)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
5.3 接入层设计
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用户接入。在校园网中,接入层的特征是交换式或共享带宽式局域网。在接入层中,减少同一以太网段上的用户计算机的数量能够向工作组提供高速带宽?
5.4 我校三层结构
第一级以网络中心为中心节点。网络中心选址在学校地域的中心建筑(图书馆),布置了校园网的核心设备,并预留了将来与本部以外的几个园区的通信接口。
第二级是建筑群的主干结点,为二级节点。
第三级是建筑物楼内的HUB或交换机,为三级节点。三级节点主要是指直接与服务器和工作站连接的局域网设备。
5.5 方案设计
在核心层中,应该采用高带宽的千兆级交换机,如Cisco 6500系列高端交换机,充当核心层设备。
在汇聚层中,应该采用支持三层交换和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机,如Cisco S3548/3524交换机、全向QS-532V交换机等,以达到网络隔离和分段的目的
接入层可以选择不支持VLAN和三层交换的工作组级交换机,借助移动实验室的网络环境,安装无线接入点(AP)以及路由器,达到覆盖目的。
6 网络详细设计
6.1 核心层设备
核心层设备应该是高性能的交换机,可实现高速度的交换传输,以连接服务器等核心设备;并且非常可靠,实现不间断工作。学校网络骨干采用Cisco 6509主干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来连接各级交换机。
6.2汇聚层设备
对于较大规模的子网(如图书馆、计算机系、学生公寓、办公大楼等)而言,应当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