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韶关市名校高中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3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参考答案

1.D(A项,理解不当。选文第⑥段总括全文,呼应标题,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B项,强加因果,

遗漏信息。“作者坚决反对……”错,原文最后一段指出,“散文在向诗歌借鉴时,切不可过于随意,尤其不能……简单地将散文进行“诗化’”,C项,说法绝对。“都散发诗性智慧的光芒”错,原文指出,“散文在不断获得诗歌助益的同时,也有逐渐被诗歌侵蚀的倾向,致使散文出现情感的失真乃至于虚假”,“不少人认为,在散文创作中,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2.C(分析不当。“反面典型”言重。作者只是客观地分析、辩证地说理,既肯定了杨朔用中国诗性智慧进

行散文写作的有益探索,也从散文与诗歌应保持各自的本性角度对其散文创作理论进行商榷。) 3.B(曲解文意,“诗意越浓烈越好,越能代表散文的中国智慧”的说法是别人的,作者认为“这样的认识

是有局限性的……散文可以富有诗意,也可以强调诗性和诗化,但要避免不加节制”。) 4.C(“被公安人员捉拿归案”错,赵满仓是投案自首的。)

5.①若理解为赵静的心理,表现的是他“身正不怕影子歪”的自信。

②若理解为故事的画外音,表现的是作者对说三道四者没有良心的愤慨。(对一点2分,两点5分。) 6.示例:①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为了缉捕逃犯,赵静率领刑侦队员南征北战,九年如一日;得到线报后,

又不顾天气闷热、蚊虫叮咬及风吹雨打,蹲坑守候两天两夜。②心地善良,助人为乐,赵满仓出逃后,赵静对赵满仓的儿子赵楠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一直为其提供学费和生活费。③乐观豁达,风趣幽默。蹲坑捉拿逃犯时,遇到豆大的雨滴落下来,赵静却和队员们悄声说着俏皮话—“正好洗个凉水澡”。(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7.B(遗漏信息,曲解文意,“全世界的音乐家都对贝多芬、瓦格纳顶礼膜拜,德彪西也不例外”错。据原

文第4段开头的介绍可知,德彪西早年对瓦格纳相当尊崇,但出于民族自尊,德彪西逐渐觉悟到,法兰西音乐必须从贝多芬、特别是瓦格纳模式中解脱出来,走自己的道路,他大胆指出“瓦格纳现象是一种落日”。)

8.AD(B项,以偏概全,“都取材于比利时梅特林克的剧作”错。选文第5段指出,“与瓦格纳的《特里斯

坦与伊索尔德》一样,德彪西的这出歌剧也脱胎于中世纪古克尔特王传说《特利斯坦与伊瑟》,但德彪西直接取材于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剧作”。C项,于文无据,“德彪西极力摆脱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错,根据“相关链接”的内容可知,德彪西受过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德彪西的音乐中也含有法国传统音乐遗产的元素”。E项,曲解文意,“更因为世人对其音乐的热爱”错。“相关链接”②说,“德彪西对音乐、艺术和文化的广泛影响,和世人对他音乐的热烈的喜爱程度,使得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法国民族的骄傲,他也是代表法国文化的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9.示例:①尊敬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德彪西早年对瓦格纳相当尊崇,但他逐渐觉悟到,法兰西音乐必须

从贝多芬、瓦格纳模式中解脱出来,走自己的道路,②继承传统,而又敢于创新,德彪西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创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声。③善于借鉴,却能融会贯通。德彪西的音乐中也含有法国传统音乐的元素,但他的音乐中有着西班牙元素、波西米亚元素、阿拉伯元素、古希腊元素、东方元素、美国元素等,④虚心学习,看重民族特性。德彪西逝世100周年,法国境内举行众多纪念活动,突出强调他是一位维护法兰西民族文化特征的杰出音乐家。(每点2分,观点1分,阐述1分,两点4分,对两点即可。)

10.B(断句题的关键在于断开句子,前提是理解句子大意,不可把一个完整的句子人为地切开,本题要注

意“粮乏”意思是粮食紧缺,中间不能停顿:“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是说郑兴裔想方设法来填补粮食空缺,意思也完整,后面就不能再带宾语“食”,而“食遂足”是个完整的意思。据此,可依次排除A、C、D三项,答案自然为B项。附原文标点如下:扬有重屯,粮乏,例籴他境,兴裔搜括渗漏以补之,食遂足。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 11.D(除,任命,授予官职,“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12.C(“他创设规定条目,分发各个州县,整頓全国吏治”错,整頓郡县吏治是郑兴裔遥领高州刺史时的

事情,整顿范围没有扩大到全国各地。)

13.(1)诏命郑兴裔担任贺生辰副使,出使金国来探查此事,出使回来,说并没有别的事,最终如他所料。

(得分点:觇”“卒”“如”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军妇)取走了他手上的镯子,抛弃了他的尸体,立案之后,刑部因为证据不足,释放了她。(得分点:

“狱”“证左”“出”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郑兴裔,字光锡,原名郑兴宗。祖父郑翼之,任陆海军节度使,父亲郑蕃,任和州防御使,郑兴裔早年丧父,叔父郑藻把他当作亲生儿子抚养,把多余的财产分给他,郑兴裔不接受,请求设立公益田庄来赡养族人。等到郑藻去世,他就离职表达对叔父的追思和报恩之意。开始他因皇后的恩荫被授予成忠郎,充任袛侯库的干事,屡次升迁到江东路钤辖。乾道初年,建康留司请求修建行宫以备皇帝驾临,郑兴裔上奏说劳民伤财,请求免除这项徭役,并且说都统及马军帅都不是合适的人选,迁任福建路兵马钤辖,经过京城,入宫拜见皇帝,皇帝问他地方太守县令的好坏,郑兴裔条分缕析来一一对答,皇帝说:“你很懂时务,又熟悉行政职事,正该重用你。”恰逢朝廷重设武臣提刑,当即任命他去任,加封他遥領高州刺史的官职。郡县积事日久玩忽懈怠,监察法度都废弛了,郑兴裔创设规定条目,分发下属各县,官吏都无法为非作歹,因而将这些条目著成法令。建、剑、汀、邵等地盐务政策屡次变更,管漕运的官吏请求将大宗运货变为凭钞交易,郑兴裔极力奏陈此事不可行。海盗来去飘忽不定,调兵抵御时常来不及,郑兴裔请求设置澳长,海盗一来就直接率领百姓和士兵进行防御。又上奏说禁军武艺训练不精,有很多人被充作私家劳役,请求下令禁绝此事。皇帝赞赏他屡次上书议论政事,下诏加封为成州团练使。当时传闻金国想要毁弃盟约,诏命郑兴裔担任贺生辰副使,出使金国来探查此事,出使回来,说并没有别的事,最终如他所料。郑兴裔屡

次被派往浙东、浙西、江东担任提刑,请求回来担任散官。不久下诏让他担任知阁门事,兼任干办皇城司,又兼任枢密副都承旨。军妇杨氏杀了邻居的儿子,取走了他手上的镯子,抛弃了他的尸体,立案之后,刑部因为证据不足,释放了她。让郑兴裔去复查,最终查得实情,皇帝很高兴,赐给他宅邸,郑兴裔为母服丧离职,丧期过后,官复原职,授任均州防御使。第二次出使金国,回来后升任潭州观察使。请求告老担任散官,又被起用为庐州知州,迁任扬州知州。扬州与庐州相邻。一开始,郑兴裔在庐州曾拒绝相邻地方互相送礼,等到迁任此处,查阅郡中文籍,看到之前拒绝的礼物只有送出的记录,没有收回的记录,于是 上奏严明这项禁令。扬州有很多屯兵,粮食匮乏,照例从其他地区买进,郑兴裔搜求财政缺口来填补,粮食于是充足了。老百姓以前都住茅草屋,容易着火,郑兴裔让官府贷款他们,命令他们改建成砖瓦房,从此火突隐患就消除了。又上奏免除他们应偿还的债务,老百姓非常感激他。修建学校,设立公基,制定差遣部辖百姓和士兵的法度,郡中因此大治。宁宗即位,任命为明州知州,兼任沿海制置使,告老辞官,又授任武泰军节度使。去世时七十四岁,追赠为太尉,谥号“忠肃”。

14.AC(A项,“暗示夏天时节”错,鸟语花香是春天的景象,炎热酷暑则是夏季的主要特征。C项,“诗人

借以叹赏隐居生活”错,诗人变法失败后内心是不宁静的,“隔水山供宛转愁”可见其愁肠百结、愁绪绵延、愁苦万分。)

15.示例:(1)相同点:都运用了拟人修辞,王诗是山“供宛转愁”,辛词是远山“献愁供恨”,都形象地表现

了作者志不得伸的愁苦与忧思。(3分)(2)不同点:王诗表现的是变法失败后的落寞与惆怅,写午睡醒来后心理的落差和变化,美梦被鸟鸣唤醒,心头生起一种惆怅,再往远处眺望,一水之隔的青山映入眼帘,愁绪于是变得更无穷无尽了;辛词表现的是不能杀敌报国、收复河山的悲慨与无奈,写登亭远眺时的触景生情,感觉远山远岭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愁绪,拟人之中有夸张。(3分)(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 【诗歌赏析】

这首诗将午睡醒来、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问感受和心理的复杂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诗的首句写春日午睡时

将睡未睡的感觉,“簟欲流”既指卧席波浪形的花纹,又指竹席光滑清凉如水,睡意朦胧间,仿佛感到竹席变成了缓缓流动的波浪,十分惬意,次句写睡醒之感,这一觉睡得舒适漫长,醒来时只见花影投射到帘钩之上,正午花影最短,不会遮住帘钩,故而可看出此时日光已经西移。三、四句写醒来后心理的落差和变化,醒来耳中听得鸟鸣,却怀疑美梦正是被鸟鸣唤醒,寻声望去,似乎鸟儿也在窺望自己,于是主观感情倾向认为是鸟儿有意唤醒自己,心头生起一种惆怅之感,再往远处跳望,一水之隔的青山映入眼帘,于是愁绪变得更无穷无尽了。“山”在这里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象征,因为它固定不变开朝夕与自己相伴,看到它,才意识到令人迷恋的梦已飘远,思绪猛然回到现实中,定叫作者愁肠宛转,再从艺术上看,“悠扬梦”给人以美的朦胧感,“隔水山”则展示了美的距离感。加上句法新颖,对仗工整,声情和语意浑然一体,令人击节叹赏。当然,此诗的前二句也是相当出色的,如“簟欲流”、“日催红影”,或写出幻觉中的动感,或将太阳拟人化,炼字琢句新鲜独创,雅丽精绝。全诗转折自然,委婉含蓄,体现一种整体的美,令人回味无穷。

16.(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倡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重点注意下面这些词语的規范书写:“涯”“侣”“麇”“扁”“匏樽”。错一字,该句不得分。每空1分,

共5分。)

17.B(①屈指可数:意思是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不合语境,句中应改为“首屈一指”,

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②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也说“滴水穿石”。使用正确。③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望文生义。④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或中性词。使用正确,⑤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使用正确。⑥情不自禁:指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不合语境。句中应改为“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18.C(A项,成分赘余,句式杂糅。删掉“凭借”或“以”字,B项,不合逻辑,删掉“切忌”或“不要”,

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反映出劳动者对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折射出时代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

19.D(A项,“之子于归”出自《诗经》“归”是出嫁的意思,适用于女子出嫁,使用正确。B项,杜甫诗云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指得享高寿不易。使用正确。C项,古人生下男孩子把璋给男孩子玩,璋是指一种玉器,希望儿子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后人因此称生男孩为“弄璋”。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而把生下女孩子称为“弄瓦之喜”。使用正确。D项,“杏林”代指医界,句中应改为“杏坛”。)

20.①老年肥胖是很多常见疾病的根源②事实真是这样吗③很有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这段文字主要讲

是“老来瘦未必老来寿”的话题,第①空应填写很多老年人认为肥胖是不健康的表现的原因;第②空应就

谚语“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提出问题,引出下文的分析第③空具体解释“老来瘦”不一定是好事的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良”,大意对即可。每空2分,共6分。)

21.②野心宏大,未来不一定就很宽广③抓住先机立即行动,不一定就能创造别人不敢想、也不能完成的

奇迹(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2.【写作提示】本题以学生熟悉的事件为材料,要求对学校禁止读“闲书”一事进行评论,所谓“闲书”,

在校方看来,就是跟课本乃至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课外读物,包括中外名著、流行作品(如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系列推理小说,等等)以及一些时尚杂志等。

从学校出台这一规定的初衷来看,禁读“闲书”有一定道理,但另一方面,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广见闻,提高阅读水平,还能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剂,所以又不宜完全禁止读“闲书”。有专家指出,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的必备本领。优秀的课外读物,

(16份试卷合集)广东省韶关市名校高中2020届语文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4jg5oc462cg5h8ins237lyd0yjij015pj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