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课题 《蝉》 教师 章节 白板课件 年级 第十九课 八年级(上册) 学科(版本) 语文(人教2018部编版) 学时 教学目标 1课时 教学辅助 1. 了解蝉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重点) 2. 品析作者严谨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重点) 3. 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难点)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理念 1. 先学后教的理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课堂的自主与高效; 2. 守正出新,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创新和实践。 (一)1.教学重点分析 《蝉》一文主要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这两部分来介绍蝉的特点,其中,重点突出的是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同时,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本文的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因此,把了解蝉的特点,理清写作顺序以及品析语言作为教学重点。 1
2. 解决措施 ①由质疑“蝉的一生都有哪些经历呢?”引导学生速读全文,自主学习,找关键词,了解蝉的特点; ②借助白板中的趣味分类活动,引导学生疏理文章内容,关注文章说明的重点,理清本文的写作顺序; ③通过朗读文章描写“金蝉脱壳”的段落,再与“金蝉脱壳”的成语解释进行对比,接着引导学生给课文写批注,再借助白板中的手机同步功能,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分析批注,得以突破品析语言这一重点。 (二)1.教学难点分析 本文是作者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这种情感与科学精神若非亲身体验是很难理解的。八年级的中学生心智还未成熟,思想比较单纯,社会实践能力还较弱,因此,把理解作者对小生灵的情感,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解决措施 ①由“语言可以传递情感”引导学生朗读相关语句,采用个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来感悟; ②拓展阅读,借助白板出示《绿色蝈蝈》中有关蝉的描写,再结合本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理解作者对蝉的尊重与赞美其实是对生命的敬畏,从而自然突破了难点。 2
学习者分析 1. 知识储备:小学已接触说明文,加上本单元前两篇说明文教读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说明文的知识; 2. 能力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水平,具有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3. 个性特点: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喜欢探究、质疑,有创新精神。 课堂环节 教师带学 一、(00′25″—021. (2500″学生活动 ′1. (00设计意图 媒体应用 课后反思 视觉的冲击,快速激活学生汉字 的思维,猜成语,有趣又有挑战,能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本文的学习情境 ′金蝉脱壳的过白板: 视频 ) 25″)观看视频 程绝大部分学 2. (01′生在生活中没见过,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现象,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自然导入新课 播视频 ′ 2. (0246″) ′36″)思考与视频内容相关的成语 28″) 视频导过渡:“这是蝉入、巧妙从幼虫到成虫3. 交流 切题 的蜕变过程” 3
二、(02′1. (02′1. (03′1.以学生自学 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同时强调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47″)由质疑20″)速读全为主,带着任务“蝉的一生都文,找关键词,自读课文,目的有哪些经历了解蝉的特点 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全文,自主学习,并作圈点勾2. (06′ 明确,也提高课堂效率 2.顺应这一阶白板: 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板中板 强、好胜心强,给他们提供自趣味分类 倒计时 45″)生词注音(请三位学生上台板书 以及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些拖曳 细节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 趣味分类这一活动有效47″—画 14′2. (04′25″) 速读文54″)展示板中 07我展示的平台,′同时又能使他板,板书生字词 3. (3. (07′43″)上台进行们加深对知识趣味分类,接着的印象 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 章、理清32″)设置趣味顺序 活动,指导学生 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 4. (10′4. (10′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节了课堂的4 25″)由文章的25″)回忆知识两部分内容引储备,自读此思考、探究、导学生思考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