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压轴卷
地 理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四地连续2个月昼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两月最可能是
A.1月、2月 B.4月、5月 C.6月、7月 D.9月、10月 2.在图示月份的某一天,四地中
A.①地日落地方时最早 B.②地正午日影朝向南方 C.③地的昼夜时差最大 D.④地太阳高度变化最大 图2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3~4题。
3.测风塔基与湖面最大高差可达
A.599 B.499 C.399 D.299 4.下列有关甲~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适合观赏日出 B.乙地宜作露营场地 C.丙地可赏湖光山色 D.丁地易受山洪威胁 图3为“我国多年平均入秋时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除无夏区外,入秋时间
A.同纬度东部晚于西部B.低纬度晚于较高纬度 C.季风区晚于非季风区 D.同纬度平原晚于高原
6.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入秋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降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图4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图5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读图,回答7~8题。
7.构成图4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图5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8.形成图4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①沉积作用 ②固结成岩③地壳运动 ④变质作用 ⑤侵蚀作用 ⑥冷凝作用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⑥④③⑤ D.①②⑤③ 图6为“我国某城市总体规划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土地利用类型是
A.住宅用地 B.工业用地 C.绿化用地 D.商业用地 10.欲建一个仓储式超市,宜布局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读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 该山可能位于
A. 亚洲中部 B. 非洲中部 C. 南美洲西部 D. 欧洲南部 12. 影响该山地基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 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D. 劳动力丰富 14. 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条件改善 B. 机械化水平提高 C. 农业技术革新 D.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 “特色小镇”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资金 B. 政策 C. 交通 D. 市场
16. 图中小镇经济发展核心区的企业集聚,目的是( )
A. 获取原料 B. 降低运费 C. 共享空间 D. 人才流动
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经过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近3 000 m。读图完成17~18题。
17. 亚吉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是( )
A. 地形复杂 B. 气候湿热 C. 冻土发育 D. 湿地广布 18. 下列关于亚吉铁路修建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拓展中国铁路建设海外市场 B. 增加埃塞俄比亚的资源出口
C. 利于埃塞俄比亚生态环境的保护 D. 促进吉布提港口建设与发展
(二) 双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
下表为陕西省某流域不同阶段治理情况统计表(单位:hm),读表完成19~20题。 年份 1973 1987 1993 2004 2014 坝田 54 147 192 243 267 梯田 162 704 1 111 1 248 1 782 水地 23 49 36 48 100 地埂 630 467 422 11 0 造林 272 593 1 762 2 473 2 572 种草 137 200 213 115 182 合计 1 278 2 160 3 736 4 138 4 983 19. 近五十年来,该流域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 A. 打坝淤地 B. 修筑梯田 C. 植树造林 D. 退耕还草 20. 该流域环境治理后带来的影响有( )
A. 土壤含水量增加 B. 河流径流变率增大
C. 农业生产专门化提高 D. 农村生活燃料矛盾减缓
“城市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2015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及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完成21~22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