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B. 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C.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D. 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20.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 甲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l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l月输沙量多于7月,A错;因7月流量较1月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l月活跃,B对;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C错: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D错。 【20题详解】
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堆积为主。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7月河岸线的间距比乙处大,说明枯水期河流水量更大,侵蚀作用更明显,所以丙侵蚀作用更显著。
下图为8月份(北半球海洋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单位:℃)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B. 乙
C. 丙
D. 丁
- 9 -
2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M处寒暖流交汇,等温线密集
B. N处受西风漂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C. P处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出 D. O处受上升流影响,形成大型渔场
22. 据图中等温线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的小
B. 若M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①处的,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C. 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的平直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 中低纬地区大陆东部海水水温比大陆西部海水水温高 【答案】21. D 22. D 【解析】
M 处位于赤道附近,有暖流经过,没有寒流。N 处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与纬线平行。P 处等温线向北凸出,温度比两侧高,是受暖流影响。根据等温线数值,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的大。 【21题详解】
读图,M 处位于赤道附近,有暖流经过,没有寒流,A错误。N 处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与纬线平行,B错。P 处等温线向北凸出,温度比两侧高,是受暖流影响,C错。O 处有秘鲁寒流经过,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D错。 【22题详解】
的- 10 -
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南半球高低纬度间温差比北半球的大,A错。若 M 处表层水温明显高于①处的水温,则出现拉尼娜现象,B错。北半球等温线较南半球的弯曲,是海陆分布的影响,C错。中低纬地区大陆东部海水水温比大陆西部海水水温高,D对。
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下图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 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 土壤酸化 C. 土壤沙化
24. 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采用滴灌技术 C. 增施化肥
25. 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 江南丘陵 洲
【答案】23. A 24. B 25. 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及区域农业发展。由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土壤呈酸性,即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由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能位于北方黄淮海平原。
- 11 -
B. 土壤盐碱化 D. 土壤有机质减少
B. 及时深耕土壤 D. 淡水洗盐
B. 黄淮海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长江三角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0-20cm土壤的PH值减小到小于7,土壤呈酸性,即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表层0-2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在增加,没有沙化;PH大于7是碱化。选A正确。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连作使大棚内表层土壤呈酸性,而深层土壤PH值变化不大,可采取及时深耕土壤措施中和土壤酸碱度,以致减缓大棚内土壤酸化及退化速度;采用滴灌技术主要是改善土壤的盐碱度;增施化肥可能加剧酸化;淡水洗盐是针对盐碱化不,不适用于酸性土壤。选B正确。
【25题详解】
由图可知,表层土壤(0-20cm)耕作1年时呈碱性,说明当地土壤呈碱性,且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能位于北方黄淮海平原;江南丘陵和长江三角洲表层土壤多呈酸性;塔里木盆地多为有机质含量低的的荒漠土。选B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分盈亏量是指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右图是左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1)图示地区水分盈亏量5月份最低,7~8月份最高,分析其原因。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