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莫高窟322窟目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3:48: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樊锦诗,马世长,. 莫高窟发现的唐代丝织物及其它[J]. 文物,1972,(12).

[2]张帆,黄先锋,方伟,李德仁,. 基于兴趣边缘优化的壁画影像与激光扫描数据非刚性配准[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4).

[3滕毓云,. 敦煌壁画艺术的形式美[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3). [4]《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总目索引[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6). [5]程义,. 唐代文物中的竹形象[J]. 世界竹藤通讯,2011,(6).

[6]宋丙玲,. 唐代儿童服饰探究——以儿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J]. 齐鲁艺苑,2011,(5). [7]胡德生,. 从敦煌壁画看传统家具(上)[J]. 商品与质量,2011,(51). [8]沙武田,汪万福,. 古代敦煌文物保护述略[J]. 敦煌研究,2012,(1). [9]邹清泉,. 莫高窟唐代坐帐维摩画像考论[J]. 敦煌研究,2012,(1).

[10]于向东,. 敦煌维摩诘经变以窟门为中心的设计意匠——以莫高窟第103窟为例[J]. 敦煌学辑刊,2010,(3).

[11]周菁葆,. 日本琵琶的制作与考释(上)[J]. 乐器,2011,(1). [12]张煜,. 乐府“引”题本义考[J]. 文艺研究,2011,(4).

[13]王惠民,. 敦煌与法门寺的香供养具——以“香宝子”与“调达子”为中心[J]. 敦煌学辑刊,2011,(1). [14]沙武田,. 莫高窟第322窟图像的胡风因素——兼谈洞窟功德主的粟特九姓胡人属性[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3).

[15]程旭,. 论唐墓壁画中的佛教题材[J]. 文博,2011,(3).

[16]刘永涛. 敦煌莫高窟唐代彩塑中的地鬼表情探析[J]. 民族艺术,2005,(2).

[17]王维仁,徐翥,. 中国早期寺院配置的形态演变初探:塔·金堂·法堂·阁的建筑形制[J]. 南方建筑,2011,(4). [18]纳春英,. 唐代平民男子的服饰与生存状态初探——以唐墓壁画为例的考察[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19]杨泓,. 中国古代的甲胄——下篇[J]. 考古学报,1976,(2).

[20]沙武田,.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154窟——主尊彩塑造像的性质与定名考[J]. 装饰,2010,(4). [21]周菁葆,. 敦煌壁画中的人体艺术研究[J]. 艺术百家,2010,(2).

[22]沙武田,.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试考(上)[J]. 艺术设计研究,2010,(1). [23]沙武田,. 敦煌莫高窟第158窟与粟特人关系试考(下)[J]. 艺术设计研究,2010,(2). [24]刘明,. 敦煌唐写本《玉台新咏》考论[J]. 文学遗产,2010,(5). [25]杜文玉,. 丝绸之路与新罗乐舞[J]. 人文杂志,2009,(1).

[26]陈蓉,. 敦煌唐代经变画的空间表现[J]. 晋中学院学报,2009,(1).

[27]王惠民,. 莫高窟第276窟《行香说偈文》与道安的行香之法[J]. 敦煌研究,2009,(1). [28]马银芳,. 唐代佛教雕塑的人物造型[J]. 艺海,2009,(4).

[29]栗淑萍,. 中国古代壁画制作技术初步分析[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2). [30]周珍珍,. 对“葡萄纹”的一点认识[J]. 法制与社会,2009,(30).

[31]张宝洲,. 莫高窟诸家编号对照表及内容比对校勘[J]. 敦煌学辑刊,2009,(3). [32]张景峰,. 敦煌石窟的中心佛坛窟[J]. 敦煌研究,2009,(5). [33]李敏,. 敦煌莫高窟唐代前期菩萨璎珞[J]. 敦煌研究,2006,(1).

[34]莫殿霞,. 敦煌石窟藻井井心莲花图案的探析——北朝至隋唐时期莲花纹样造型的变化[J]. 文物世界,2006,(6).

[35]胡同庆,. 敦煌壁画中的杖具——锡杖考[J]. 敦煌研究,2007,(4).

[36]魏文斌,. 也谈仰月、日月菩萨冠饰——以麦积山石窟为例展开[J]. 敦煌学辑刊,2007,(4). [37]沙武田,. 敦煌石窟粟特九姓胡人供养像研究[J]. 敦煌学辑刊,2008,(4). [38]杨森,. 敦煌石窟中的佛座图像研究之一——须弥座[J]. 敦煌研究,2008,(2). [39]韩春平,周常林,. 《敦煌石窟艺术》校勘记[J]. 敦煌学辑刊,2008,(2). [40]庄壮. 敦煌壁画上的吹奏乐器[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3,(4). [41]庄壮. 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4).

[42]沙武田. 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稿》探──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二[J]. 敦煌研究,1999,(2). [43]庄壮. 敦煌壁画上的打击乐器[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4). [44]姜伯勤,. 山西介休袄神楼古建筑装饰的图像学考察[J]. 文物,1999,(1). [45]何佳垣.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维摩变[J]. 美苑,1995,(6).

[46]冯培红. 唐五代归义军政权中队职问题辨析[J]. 敦煌学辑刊,1996,(2). [47]霍秀峰.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卷草纹饰[J]. 敦煌研究,1997,(3). [48]段文杰. 唐代前期的敦煌艺术[J]. 文艺研究,1983,(3).

[49]叶栋. 敦煌壁画中的五弦琵琶及其唐乐[J]. 音乐艺术,1984,(1).

[50]韩锐,. 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天王彩塑艺术研究[J]. 晋中学院学报,2011,(5).

[51]玛丽琳·爱姆·丽艾 ,台建群. 公元618——642年敦煌石窟初唐佛教塑像的风格形成(摘要)[J]. 敦煌研究,1988,(2).

[52]朱彦,. 敦煌莫高窟仕女造型与服饰艺术[J]. 新美术,2009,(5).

[53郭露妍,. 试论修定寺塔装饰中的祆教文化因素[J]. 书画艺术,2006,(5). [54]王仲尧,. 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诞生及其特征[J]. 装饰,2006,(10).

[55]于倩,卢秀文,.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花钿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五[J]. 敦煌研究,2006,(5). [56]孙儒僩,. 我经历的敦煌石窟保护——上世纪40至60年代[J]. 敦煌研究,2006,(6). [57]周琳丽,. 浅谈唐代敦煌壁画[J]. 消费导刊,2007,(2).

[58]张礼杰,. 莫高窟唐代佛教彩塑的艺术风格[J]. 晋中学院学报,2007,(4). [59]沙武田,. 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J]. 敦煌研究,2007,(4).

[60]英帆,. “水晕墨章,兴吾唐代”新论——中国水墨画早期发展状况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3).

[61]张培君,. 唐宋时期敦煌社人修建莫高窟的活动——以供养人图像和题记为中心[J]. 敦煌学辑刊,2008,(4).

[62]勒川,. 盛世和光 启迪创新——牛玉生敦煌壁画展侧记[J]. 中关村,2008,(5). [63]刘飞,. 敦煌壁画的色彩艺术分析[J]. 社科纵横,2008,(6).

[64]刘海燕,. 竹林禅韵——论竹的环境意象之一[J]. 世界竹藤通讯,2008,(4).

[65]何剑平. 从中晚唐的维摩诘经变画看民众的佛教信仰[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3).

[66]卢秀文,于倩,. 敦煌壁画中的妇女红粉妆——妆饰文化研究之三[J]. 敦煌研究,2005,(6). [67]张亚莉,. 唐代前期敦煌壁画的服饰色彩艺术[J]. 敦煌研究,2005,(6). [68]胡朝阳,胡同庆,. 隋朝敦煌壁画之美学心理剖析[J]. 敦煌学辑刊,2005,(3). [69]贺荣敏. 晚霞中的莫高窟[J]. 西北美术,2003,(2). [70]蓝晓光. 中国佛教里的竹[J]. 世界竹藤通讯,2003,(1). [71]王牧. 简析浙江的几尊早期石佛造像[J]. 东南文化,2004,(3).

[72]李明伟. 粟特:雾里看花——评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J]. 敦煌研究,2005,(1). [73]镰田茂雄,黄玉雄. 石窟巡礼[J]. 五台山研究,1999,(1).

[74]郑炳林. 唐五代敦煌医学酿酒建筑业中的粟特人[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75]庄壮. 试论敦煌壁画音乐艺术的美学观[J]. 敦煌研究,2000,(4). [76]薛君宁. 墨竹现的缘起与成熟[J]. 福建艺术,2000,(6).

[77]刘媛.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收藏菩萨造像选介[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0,(1). [78]赵贞. 归义军押衙兼知他官略考[J]. 敦煌研究,2001,(2). [79]王荔. 敦煌学中的“经营”理念[J]. 包装世界,2001,(1).

[80]霍旭初. 敦煌佛教艺术的西传——从新发现的新疆阿艾石窟谈起[J]. 敦煌研究,2002,(1). [81]专题书目[J]. 全国新书目,2000,(9).

[82]贺世哲. 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J]. 敦煌研究,1994,(2).

[83]刘永增. 莫高窟第280窟普贤菩萨来现图考释──兼谈“乘象入胎”的图像来源[J]. 敦煌研究,1995,(3). [84]林树中. 从古木竹石图谈赵孟頫的改革和创新[J]. 艺苑(美术版),1995,(3).

[85]穆纪光. 宗白华与敦煌艺术研究———兼议敦煌艺术研究的哲学方法[J]. 敦煌研究,1996,(4). [86]李凇. 论龙门石窟唐代净土堂的图像[J]. 新美术,1996,(4).

[87]姜伯勤. 论敦煌的士人画家作品及画体与画样[J]. 学术研究,1996,(5). [88]庄壮. 敦煌壁画乐队排列剖析[J]. 音乐研究,1998,(3). [89]陈斌. 文同:现实与理想[J]. 新美术,1998,(3).

[90]柳廷信,. “稍小”辨析——五弦的性与形[J]. 乐器,1992,(3). [91]段文杰,. 敦煌彩塑艺术(转载)[J]. 敦煌研究,1982,(1). [92]王庆明,. 敦煌壁画临摹随感[J]. 新美术,1983,(1).

[93]万庚育. 敦煌壁画中的技法之一——晕染[J]. 敦煌研究,1985,(3). [94]罗健斌. 试论敦煌莫高窟艺术[J]. 玉溪师专学报,1988,(5).

[95]谭树桐. 敦煌唐塑和南禅寺彩塑艺术的比较研究(摘要)[J]. 敦煌研究,1988,(2). [96]郑汝中. 敦煌壁画乐器分类考略[J]. 敦煌研究,1988,(4).

[97]王菊耳. 辽代无垢净光舍利塔地宫四天王壁画初探[J]. 北方文物,1988,(4). [98]杨雄,. 莫高窟壁画中的化生童子[J]. 敦煌研究,1988,(3).

[99]周大正. 敦煌壁画色彩结构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100]杨森. 敦煌石窟艺术中的箜篌乐器形态简析[J]. 敦煌研究,1991,(1).

[101]方向,. 池州傩戏面具和道具美术学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搜索更多关于: 莫高窟322窟目录 的文档
莫高窟322窟目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p311tnj84oweh0pit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