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8 13:08: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一、读 书(12分)

1.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镂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书法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的魅力。请赏析下面这幅剪纸,并用楷体将剪纸中的汉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3)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咸阳城东楼》许浑)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李商隐) (5)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6)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行香子》秦观)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苏轼)

(9)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读思(38分)

(一)

3.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B)(2分)

A.“汉”形声字,从水,其形像河流,本义:水名。即汉水;“汉”繁体字为“漢”。 B.“汉代的隶书”,“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以上两句中加点字本义可用材料中..的④解释。

C.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D.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

折”。

(解析:B.应用材料中的②解释。)

4.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2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②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③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④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⑤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 A.“维护”“促进”都是动词,“推及他人”是动宾短语,“所欲所想”是主谓短语。

B.“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画线句①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和谐”改为“和睦”。

D.“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句子的宾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A项中“所欲所想”是并列短语,不是主谓短语;B项这句话是承接关系的复句;C项第①句没有语病,不用修改。)

5.《水浒传》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名著阅读课上小强同学收集的关于人物的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李逵,绰号黑旋风,他力大如牛,手持两把板斧,为人简单鲁莽,爱憎分明,他的造反精神最强烈,最彻底。

B.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为人豪爽仗义,爱打抱不平,对社会不平和恶势力怀有强烈的愤懑。

C.宋江,绰号及时雨,他与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等人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

D.林冲,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解析:C项中“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不是宋江。)

(二)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7题。

如何读书才最有效(节选)

谧 娘

主动思考,是有效读书的第一步。

什么是主动思考呢?读书时,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带着自己的经历与体验,看待作者笔下的世界。在这个时候,作者只是一个引路人、讲解员,他说的话并非总是有道理,

读者需要结合实际经验下判断。或是举双手赞成,或是觉得作者说法不妥,与他商量讨论,都是可以的。

读书的时候,若没有纸笔在身边,我常常会抓耳挠腮,难受不已。因为常常心有所得,偏偏这感觉又转瞬即逝,当时不写下来,再读,便很难有相同的感受了。

做笔记不是抄书,而是怎么有效率怎么来。

我喜欢一边读,一边画出我认为精彩的句子。心动之处,便在书页留白处写上批注。如此读完一本书,还会花几个小时,把笔记整理到电脑中。这样,我不是“吞”了一本书,而是“消化”了一本书。

另外,好书总是需要再三、再四阅读,而每一次阅读,都是建立在前一次的基础之上的。读书笔记上的灵感和心得,恰恰为下一次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6.就“如何读书才最有效”,作者在文中分享给我们哪些心得?(3分)

读书时,要主动思考,结合实际经验品评书中的内容、观点;做读书笔记要有效,适时加以整理消化,为反复读这部书打基础。(3分)

7.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今名人各有各的见解。请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联系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字)(10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

【示例】陶渊明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更侧重于读书态度,喜欢读书只是因为能带来快乐,并不刻意寻求深义;但是如果能有所理解,那便是不吃饭也是开心的。而鲁迅的这种读书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对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这两种见解有一定相同之处,虽不见得是最有效的,但是给我们提供了更多角度去思考读书的意义。

(三)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沙鸥翔(xiáng)集,锦鳞(lín)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

B.欲(yù)说还休,却(què)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

C.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yú)、麈(lù)尾、巾帕之物。(《刘姥姥进大观园》)

D.是殆(dài)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qǐ)有意乎?(《三顾茅庐》) ..

(解析:C项中“麈”应读作“zhǔ”。) 9.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景象。(《岳阳楼记》范仲淹) .B.惟将军图之。 图:图谋。(《三顾茅庐》罗贯中) .

C.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调停:安排处理。(《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层楼:高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解析:B项中“图”的意思是“考虑”。) 10.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欧阳修) 给它取名的是谁?是太守自己取名的。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张岱)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C.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许浑)

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范仲淹)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解析:A.应译为“给它取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11.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写出了因早晚时间不同而洞庭湖景物的变化无穷。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通过舟子之口侧面描写了作者痴迷于山水之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C.“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中,“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D.“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是诸葛亮为刘备设置的政治蓝图。 (解析:C.寄托了诗人希望有人为他传递相思之情的愿望。)

幽王击鼓

吕不韦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

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mw343m54e3gzju6vsv034ka295j7z00cu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