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叶子》一年级科学说课稿模板
【导语】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了解几种常见的叶形,知道叶的组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和描述叶的形状),和比较能力(比较叶的形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语言描述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自己采集的叶(夹在书里),彩笔,薄、厚白纸各一张。 教师准备:
各种形状的叶(每组一套,各套叶的种类相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到操场去采集各种各样的叶,看谁采集的叶的种类最多,认识的植物最多。
在采集时要注意:在采集时,可以采集落在地面上的树叶和生长得较低的植物的叶,采集的叶子要完整,要连同叶柄一起采集,采集的叶子要尽量选取中型和小型的,便于压制和制作叶画。而且采集时不要攀登树木,不要折断树枝,不要毁坏花草,要注意保护环境的清洁。采集时,可以把叶子夹在没用的旧杂志里,每页中夹一个叶子。采集后,把夹有叶子的旧杂志放在平整的地方,上面压上一些比较重的东西,每天将叶子翻动一下,换个位置再重新压上。这样,四、五天后,叶子就能压得又平又干了。 2.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采集树叶。
3.检查学生采集树叶的情况。(对采集叶的种类多、保存得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和鼓励。)
4.谈话: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了解关于叶的一些知识。(板书:”各种各样的叶”) 二、学习新课
1.带领学生认识几种当地常见植物的叶。 (1)出示叶形标本。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叶分别是什么植物的叶吗?(学生根
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回答。)
(3)教师讲解:讲述这些叶的名称。 (4)教师请学生复述出这些叶的名称。 (5)进行识别练习。
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手中的叶中有没有同老师相同的叶呢? 学生观察自己采集的叶,看其中是否有上述几种植物的叶,把它们找出来,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2.使学生认识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1)提问:你们看各种叶的形状都相同吗? 学生观察手中采集的叶的形状,小组内互相交流。 同学们进行汇报。
(2)教师对几种叶的形状进行简单描述。(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描述更好,在这时教师应予以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①牵牛叶。
提问: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植物的叶吗?
牵牛花的叶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学生回答像心、像桃,都很好。)
教师讲解:牵牛花的叶的形状像个心,我们把这样的叶就叫做”心形叶”。
它是什么植物的叶吗?
槭树叶是什么形状的?你们看看它更像什么?
教师讲解:槭树叶的形状很像人的手掌,我们把这样的叶叫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