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冲刺压轴卷(四)文科综合--历史附答案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8 10:33: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直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这话正好与唐太宗不谋而合,他高兴地说:“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房玄龄的这一吏治思想,对贞观时期的 吏佘清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唐太宗主张“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房玄龄忠实地贯彻了他这一思想,大力简政,并省官吏,“由是所置文武总六百四十员”。唐太宗依从其议。房玄龄精减官吏的做法,对经隋末大乱、人口锐减的唐初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房玄龄对吏治问题的认识。(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房玄龄精减官吏的意义。(6分)

历史答案

2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根据卿大夫的采邑“各自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枏当于~个诸侯国的缩影”,说明春秋时期诸侯地位下降、卿大夫地位上升,几乎相当于诸侯,反映了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A项正确。B.项观点本身符合史实,但材料 不能体现。春秋时期,王权虽然大幅度下降,但其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周天子夫下共主地位得以维持,C项错误。卿大夫也属于贵族,在其采邑“各自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相当于一个侯国的缩影”,说明贵族垄 断政治权力鉍局面继续存在,D项错误。 2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治国理政思想。《史记?董仲舒传》的记述说明董仲舒重视汲取秦亡:的教训,A项“以法 为教?材料并无涉及。文景时期,已有“法出而奸生,令 下而诈起”之弊,说明无为而治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社会教化的职能,B项材料不能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 百家,表章《六经》”是《汉书》作者班圍的评论之辞,而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在当时仅是将“百家”摈弃于官方尊奉的意识形态之外,对其在社会上自由发展则不予干预,未曾一概禁绝,C项不符合史实。“霸王道杂 之”说明汉宣帝主张儒、法两手并行不悖,故D项正确。 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材料中心是宋初户数人口分布南,方相对处优势。入口分布格局与经济格局相关,也即宋初人口分布格局这一变化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变迁。宋初北方经济虽然有很大的恢复,但受与辽、夏战争的影响,故经济恢复程度受到牵制,难以追赶南方。北方经济发展不如南方迅速,南北经济差

- 5 -

距继续扩大,A、C项错误。南方“百姓税负担相对沉重”,材料并未涉及,B项转移话题。宋初全国南北方户数的变化,说明宋初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已经形成,故D项正确。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亲自批阅 章奏了解下情”“后来改为先送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再由皇帝审定”,说明皇帝在豳务处理过程中发棒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明初由于宰相制度的废择,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政府官僚机构首脑之责,故C项正确。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作用大为削弱,A 项错误。B项材料不能体现。内阁的法定角色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处,并未获得领导和监督六部行政工作的权力,D项不符合史实。 2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尽管其时李鸿章已有设立电线的主张和打算,但保守派势力过于强大,开办电报的时机尚未成熟,故B项正确。A项材料依据不足。洋 务派于19世纪7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的是李鸿章发展电线电报业遭到总理衙门的 质疑,反映了总理衙门迫于顽固派势力的反对做出的权宜之计,质疑不等于反对,实际上总理衙门中的洋务派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D项说法错误。 2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说明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不单纯是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工具,从语言文字发展自身的方面考查,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故A项正确。B、C项观点本 身正确,但均不符合材料中心。材料并未涉及白话文运 动的具体发展状况,D项转移话题。 3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一-_陕甘宁么区政府的政权建设。材料背景是,抗日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共 合作的新环境对共产党统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要求,要求它造应民族战争而不是阶级战争的新形势。新的政权形式要能聚集一切力量用于对日战争,而不是选择 革命阶级来对抗反革命阶级,它必须比苏维埃政权具有 更大的包容性,因此《陕甘宁边区施政钢领》规定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从而适应了抗日战争 新环境的需要,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体现的是在陕甘宁边区建立抗日良主政权,而非无产 阶级专政,A、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属于共产党统治区,D项说法错误。 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合作化。漫画《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看》“通过清晰明了的对比图解了农业经济 发展和农具的关系”,即最底下的是单干的农民,他只能一个人劳动、一头牛、一个落后的犁;在他上面的是互助组和初级社阶段的农民们,合作的耕畜拉着更先进的双轮铧犁,耕得更快;而在最上面的,是集体农庄的美好远景:广袤无限的集体土地,更先进的机械化!耕作。因此,漫画《鸟往高处飞,人往高处看》寓意农业合作化的层次与水平越来越高,故B项正确。土

- 6 -

地改革后农业处于个 体小农经营状态,当时生产工具极其落虐,不会出现先进的机械化耕作,A项错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戒于1956年底,与材料中的“1952年”不符,C项错误。 D项主要出现于中共八大后的人民公社祀运动和“大跃进”时期,与漫画寓意不相符合。 3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公法是保护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私法则是保护一切私人利益的法律,主要是指调整所有权、债权、家庭婚姻权和继承关系M规范。它们各自独立互不于扰,A项籍误。在罗马法中,家父杈属于私法 范畴、不涉及公法,但在公法范围内就不同了。“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意指家子以公民身份为国家服务时, 家子并不隶属于家父权,这实际上就是以公民的权利侵蚀家长权利,即罗马人通过公私法的划分,解决了家子身分与公民身分的法律冲突问题,确立了个人相对独立 于家长的地位,故B项错误,A项正确。材料表明,在公法范围内,以自然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权趋于削弱、 松弛,D项错误。 33.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英国经济霸权的更迭演变。工业革命之前(1687牛顿经典力学)即已奠定英国世界科技一中心地位,A项错误。胜利阶段,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世界经济中心地位,B项错误。成熟阶段,英国大力推行自由主义政策,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得以加强,故C 项正确。衰落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重大科技成就超出一国之范围,而英国趋于保守经济发展速度相 对缓慢,但仍然继续发展,D项错误。 3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A项错误。根据“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 农场能够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产量却 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 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农产品的25%至0 30%”,说明当时的苏联虽然成功地消灭;几乎肼有的 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令人失望,其原因除 了苏联的气候相对不利于农业生产以及苏联政府更重 视发展工业外,主要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导致集体农庄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因而出现材料所述的现象,故B项正确。C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不能体现。20 世纪30年代初期的苏联,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农庄 扼有土地所有权,D项错误。 3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材料背景是,20世纪60 年代初期,随着欧洲原子能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 立,西欧经济独立成为可能,西欧国家巳无需美国提供 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与西欧和美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变化相似的是政 治关系的相应变化。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处理对英、美的关系即是体现,表明西欧试图获得独立自主地位,从而对美国政策和美国领导地位进行挑战,反映了资本主 义阵营出现了分化,故A项正确。欧洲分裂局面是指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材料并不涉及社会主义阵营,B项锖 误。材料中西欧试图获得独立自主地位,但美国仍是资 本主义阵营的盟主,C项错误。当

- 7 -

时欧美同盟仅是出现 了一定的分化,D项“趋向瓦解”夸大后果。 站,

41.【参考答案】

(1)变化:防止技术向欧洲大陆国家扩散到允许欧洲大陆国家学习和效仿。(3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率先逐步完成,工业优势地位确立;自由主义思想规念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对英国垄断技术的突破。(9分) (2)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的需要; 西学东渐深人发展,对近代科技的认识加深。(4分)表现:出现引进、学习和追赶西方科技的热潮;清政府鼓励发展科技,实施科技立法,保护科技专利。(5分)

(3)意义:为科技政策的转折作了理论准备;有助于扭转 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有助于应对新科技革命的冲击;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政策激励科技人员学习国外先进 科技。(每项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4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中西近代科技的发展。第(1)问 “变化”抓住“1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卩而机 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特到1842 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 间谍也很多,所以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 是徒劳无功的。到1825年有2 000多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 年一年就达到60万英镑”,据此概括作答;“原因”抓住 “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从欧洲大陆国家的努力、自由主义观念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遂步完成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原因”从甲午战后民族加深、西学东渐等方面分析作答;“表现”抓住“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 版成为热点”“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技领域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据此归纳作答。第(3)问抓住“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 落后了 20年”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答。 42.【参考答案】 示例:

现象: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新现象。(2分)

说明:经营地主与单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的传统地主不同,以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为特点,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改良土壤、水利,进行认真细致的 经济核算,以提高生产效率。(4分)其所经营,通常也已 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了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 相关的副、牧、渔业,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3分)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地主阶级在变化,出现了和市场有密切联系、使用雇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经营地主。(3分)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8 -

河南省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冲刺压轴卷(四)文科综合--历史附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18s3l24p3fre38hic91cf865breu010o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