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指导学生看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动)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35+21=56 83-56=27 (2) 8+22=30 66-30=36
- 6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 7 -
练习设计 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1)35+21=56 83-56=27 (2) 8+22=30 66-30=36 解决问题 板书 例2、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1)54-8-22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2)54-(8+22) 设计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14年 2 月24 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 8 -
备课教师 唐桂凤 科目 (班级) 二(2)班 数学 年级课题 解决问题(三) 课时分配 1课时 掌握解决问教材 本内容的安排在于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 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学情 在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过乘加和乘减,分析 内容时应该没有困难。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 目标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难点能力。 分析 教法 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法 教具 小黑板 准备
- 9 -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指导学生看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动)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 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