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 11 -
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练习(1)16+21=37 4×4=16 设计 (2)5×9=45 45-19=26 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例3 、(1)4X3+7=19 (2)2X6+7=19 (3)2X8+3=19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14年 2 月24 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 12 -
备课教师 课题 平均分 教材 分析 唐桂凤 科目 (班级) 二(2)班 数学 年级课时分配 1课时 认识平均分是在整个除法的初步认识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平均分的前提下才能很好的学习除法。 学情 学生新接触这个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分析 得较多的感性认识,还要合理组织教学,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教学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目标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难点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分析 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学法 教具 磁性教具、小棒。 准备 - 13 -
一、 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棒,请动手把小棒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小棒分完。(每一组的小棒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教学(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过程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包(4)、学生自己取名。 含师生活动) 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 14 -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 15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