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学习例题1 1、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用小棒表示桃子)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4、 学生交流想法。 5、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 小结。 (二)学习例题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3、 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 26 -
3、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 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5、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27 -
连一连 练习设计 24÷6 1×5 18÷6 25÷5 2×2 6÷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板书设计 4×6=24(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24 ÷4=6(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4 ÷6=4(棵) 课后反思
教案书 写日期
2014年 2 月 25 日 上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 28 -
备课教师 唐桂凤 科目 (班级) 二(2)班 数学 年级课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 分析 课时分配 1课时 学生对除法算式中的各个数量之间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例3呈现给学生15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并由小精灵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练一练中“做一做”一题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 分析 学生在看情境图时,提出的问题可能不会按你的意愿来提,因此,学生先提出哪个问题,就先解决哪个问题,顺其自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在表述题意的时候,会用到除法的含义,学生可能会表述不清,教师要注意引导。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教学 目标 2、 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3、 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重点: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学法 教具 磁性教具 准备
- 29 -
一、谈话引入 指导学生观察例3主题图。 (1)谈话: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全班汇报。 二、探索学习 1、 教学例3 (1)、从图中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教学(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过程(包含师(3)、一幅图提出了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该怎样解答?说说这样*一共有多少学生?*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生活解答的理由。 动) 第二、三个问题怎么解答?试试看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这样计算的理由吗? (4)、你能说出表示的意思吗? 通过解答这3道题,你能发现它们间的关系吗,和你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5)、看!又来了3位同学,那每组应该有几人?你是怎么算的?和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2、出示课题 板书:解决问题
- 3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