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8:50: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南偏东 C.北偏东 D.北偏西 【答案】 B A

【考点】

地球自转的特征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析】

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一般是:低纬度,初速度大,节省燃料;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良好的气象条件,晴天多,风速小,湿度低;良好的水质;交通便利;科学技术状况;其中,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返回地点要求人烟稀少地区;.地势平坦开阔的草原地区;便于发现和营救地区。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以东经120°经线的地方时为准,读图可知,海南文昌大致位于东经110°左右,因此文昌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解答】

我国火箭发射场有甘肃省的酒泉、山西省的太原、四川省的西昌和海南省的文昌,其中文昌纬度最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火箭发射的初速度最大,节省燃料,利于发射,故B正确,ACD错误。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文昌经纬度大致是(20°N;110°E),10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文昌的南方;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还没到12点,太阳位于文昌偏东位置;综合以上两点,太阳应在文昌的东南位置,选项A正确。

7. 如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B.南偏西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试卷第5页,总16页

A.a

B.b

C.c

D.d

【答案】 C D

【考点】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系统与天气 【解析】

本题考查风向判定规律。风向判定规律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为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右偏,最终向右斜穿等压线,高空向右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近地面风向为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左偏,最终向左斜穿等压线,高空向左与等压线平行。图中为南半球气压系统,要根据南半球近地面风向判断规律判断。

图中甲为高压中心,a、b位于高压脊附近;乙为低压中心,c、d位于低压槽附近。由此判断四地的天气现象。 【解答】

解;读图可知,气压系统为南半球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南半球半球近地面风向为由高压指向低压向左偏,最终向左斜穿等压线,①②③④中风向画法,只有③画法符合,C对,ABD错误。

图中甲为高压中心,a、b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乙为低压中心,c、d位于低压槽附近,低压槽附近形成锋面,南半球气旋顺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暖锋前有降水天气,符合的是d,c处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8.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答案】 A D

试卷第6页,总16页

【考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2)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 【解答】

(1)结合教材信息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 故选A。

(2)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形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而图中A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为大气的吸收作用,C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 故选C。

9.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 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答案】 D B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解析】

低纬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北风,南半球低纬信风为东南风,中纬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南风,南半球中纬西风为西北风。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试卷第7页,总16页

【解答】

A、0°﹣10°是赤道低气压带,主要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

B、甲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10°﹣20°是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风,B错误; C、20°﹣30°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错误;

D、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是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图,30°﹣40°处于盛行西风带,盛行西南风,D正确。

结合图可知,甲图气压带和风带偏南移,为北半球的冬季,乙图气压带和风带偏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结合选项,B正确。

10.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 D C

【考点】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解析】

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

结合图可知,图中的风带1为东南风,风带2为西北风,因此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解答】

结合图可知,图中的风带1为东南风,风带2为西北风,因此图中的气压带为高气压带,结合两侧的风向,因此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是由于受副高和信风控制形成,A错; 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是由于受夏季风影响,B错; 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是受盛行西风影响,C正确;

罗马位于北半球,夏季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温和多雨,D错。

11. 2019年第一号台风于5月18日凌晨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以下能反映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试卷第8页,总16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7xa2gbf08iiwn479cv9uewu2s0h401e0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