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学习目标 能够说出具体环境问题的类型。 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能够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自主学习】
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概念: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2)分类
①原生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②次生环境问题: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合作探究】
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跨越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材料二 漫画“苦难的地球”。
明目标、知重点
(1)仔细观察材料二图,找出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环境问题的产生以人为原因最为重要,其主要表现为哪几对矛盾的冲突? (3)为什么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
提示:(1)图中显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乱砍滥伐、温室效应、噪声污染、火山喷发、土地荒漠化。
其中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温室效应、大气污染。
(2)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以及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导致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着永恒的矛盾。
【核心归纳】
1.环境问题的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也称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含义 自然环境本身变化引起的,也称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 表现 自然灾害等 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洪举例 涝、干旱、海啸等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态破坏 生物物种锐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等 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城市垃圾污染等 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指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指次生环境问题,即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它表现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知,两者相互作用。人类社会为了发展经济,必然要消耗资源和排放废弃物,若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即产生环境问题。
【跟踪训练】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C、D表示的含义是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各选项的代号分别填入A、B、C、D(与图中箭头含义相同)空格内。 ①滥采滥用石油资源 ②燃油产生的烟尘 ③工业“三废” 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⑤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⑥酸雨 ⑦水利工程 ⑧环境保护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分析:①人类社会与环境的联系: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②环境的反馈作用: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它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作用叫做环境的反馈作用。
答案:(1)环境系统的反馈作用 人类系统的反馈作用 (2)②③ ①④ ⑥ ⑤⑦⑧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自主学习】
1.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
①概念:指地球低层大气和地表温度的上升。 ②特点:全球气温呈略有波动的逐步上升趋势。
③我国的表现:气候变暖最明显的是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2)酸雨污染
①概念: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②地球上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
③危害:使水体酸化,威胁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导致森林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度增加,腐蚀建筑物等。
(3)臭氧层破坏
①概念:指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氟氯烃,可以通过光化学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
②典型地区:南极上空、北极、青藏高原。
③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危险,也使海洋浮游生物受到伤害,使部分海洋生物难以生存。
2.生态破坏 (1)生物物种锐减
①原因:人类对野生生物的滥砍乱杀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②危害:使生物食物链断裂,生态失去平衡。 (2)水土流失
①原因: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
②危害:耕地越来越贫瘠,造成水库、湖泊的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3)土地荒漠化:由于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问题尤为严重。
【合作探究】
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教材图1-2-9“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些原因”。 材料二 教材P16~17案例研究材料。
材料三 有人说,现在地球的保护伞破了,需要“女娲补天”,这里所说的保护伞就是指臭氧层。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经科学家研究认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