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品选读庄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5:20: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庄子的理想社会

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翻译】: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理解】:庄子用类比的方法先说了在家庭中子女如何对待父母,进一步说明了在国家中君臣之间应该坦诚。同时通过说明社会中的2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也表现了庄子所期望的理想社会父子,君臣应该如何相处。

2.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翻译】: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理解】:这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庄子的名句,也和老子的无为而治很相似。庄子在阐述理想社会时在治国上无为而治也是重要的一个观点---即我们的管理者管理社会时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遵循民意。

3.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在宥》

(【翻译】:什么是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贵的,是天道;有为而劳累的,是人道。处于主宰地位的,是天道;臣于从属地位的,是人道。天道与人道之间相去甚远,不可以不明察。)

【理解】:这是庄子在论道的含义----即天道与人道。庄子认为人道必须从属于天道。所以,庄子的理想社会中人做任何事都应该先考虑自然与外界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自然基础上。

4.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翻译】:天地虽然广大,其按自性运动变化却是相同的;万物虽然众多,其循性自得却是一样的;民众虽然众多,其主宰者只有君主。君主以德为本而顺天道无为而成功。所以说,远古之君治理天下,行无为而治,顺应天道自然而已。) 【理解】:这句话也是阐述了在理想社会中,君主应该无为而治。庄子先通过讲述在世间一切规律都是相通的,进一步从自然引申到了人类社会。我们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君主以德治天下,就像远古的尧舜禹一样,不采取过多的措施,仅仅是顺应天道自然就能够治理好天下。

5.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翻译】:处在尧舜时代,天下没有困穷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有智慧;处在桀纣时代,天下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一切都是时运造成的呀。)

【理解】:这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把尧舜与桀纣做了对比,说明了尧舜之所以比桀纣贤明不是因为智慧的问题,而是因为尧舜比桀纣更懂得如何顺从时运。说明了庄子认为的理想社会应该是要人们懂得如何顺应时代潮流。

搜索更多关于: 作品选读庄子 的文档
作品选读庄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dc12vl0e3xy6q95j6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