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8:57: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一直是个有争论的话题。

孟子就认为人性本善。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人天生就懂得敬爱父母,亲近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些都是不需要学习就有的天性,所以他相信人性是善的。告子曾经和孟子辩论:人性就像水性,水性无份西东,东边缺个口就往东边流,西边缺个口就往西边流。孟子则认为:水性无分西东,难道水性无分上下吗?水性永远向下,所以人性永远向善。 我不经想问一句:难道只有水性是向下的吗?所有的东西它的物性都是向下,你只见过东西往下掉,你见过东西往上掉的吗?如果水性永远向下,就说人性永远向善,那所有的物性都是向下,岂不是所有的物性都是向善吗?牛性向善、马性向善、狗性向善、狼性向善、虎性也向善,能说得过去吗?

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恶是人的性,而善是伪。人在饿的时候需要吃东西,冷的时候需要衣服,困的时候需要有地方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性,如果无法满足,人就会选择犯罪,所以善是人的伪,是后天学习来的。

我们不经要问:一朵善的花怎么会结出恶的果实?一个本性向善的人为什么会去做犯罪的事情?这世界上那么多的犯罪分子是怎么来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问:一朵恶的花怎么会结出善的果实?一个具有恶性的老师或者是父母为什么要教给自己和学生和孩子善的道理?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是怎样产生的?并且得到高度一致的认同? 所以人性本善还是本恶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也是一个一直都有

争论的话题。

既然这是个一直有争论而有不好回答的问题,那我们可不可以换个方法问?

比如: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人性是利己的。首先得满足自己的生存之需、生活之需,然后才考虑利他的事情。就像上面说的:饿了得吃饭,冷了要穿衣服,困了必须睡觉,然后才做利他的事情,帮助别人的事情,有利于社会的事情。

如果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首先利他的族群,那么这个族群到现在也不应该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了。

假定:在原始部落里存在这么一些人,他们是利他的人群,每次有食物,总是先留给别人吃,每次有危险,总是自己断后,那么这种人的生存几率会很小。就算利他人群的生存几率只比利己人群的生存几率小1%,那么100代以后,利他的人群就会自动消亡,剩下的都是利己的人。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不管人性本身是利己还是利他,人类都懂得与同类分享,在必要的时候做利他的事情。这也许和人类的智商有关。 据说:在远古的原始社会,人们的食物是共享的。但这个共享并不是指所有的食物都是共享。比如,采集类的水果之类的食物不进行共享,如果打猎打到一只小兔子,这也是不需要共享的。如果你猎到一只长颈鹿,或者大象,这时候猎物是要共享的。 原因有这么几条:

1.食物不好保存,吃不完的会腐烂,所以还不如分给别人一起吃。

2.打到这些大型的猎物,动静很大,所有没猎到食物的人都对你虎视眈眈,你不共享觉得不安全。

3.猎到大型的猎物,大多需要别人帮忙,就算是没人帮忙猎到的,也要人帮忙把猎物运回家。

由于以上的3条原因,人类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利他。这是人类的智商在起作用,因为他们知道,今天我把吃不完的食物分给族人,下次,族人也会把吃不完的食物分给我。当人类学会了利他之后实际上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是受益的。人类的利他行为,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容易生存,这实际上是一个更大范围的利己。人类社会从互相帮助,走到了非常细致的分工,从个体的角度讲,人的生存能力弱化了。单个的人,离开社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是;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加在一起,人就成了万能的生物。

所以,我相信,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教会人类怎样利他,一个人人都利他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社会。利他就是善的表现,是人类的经验和智慧造成的结果。

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不好回答,但是,人性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就相对好理解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自私是人类的弱点,但是,人的智慧和经验会让人类客服自己的弱点。 王小明

2019年11月23日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 图文  的文档
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p8q010y52wkqq4mj6h371qz5d0jm00kl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