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1-3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让学生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能找出圆的对称轴。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课本的情景图,动物设计的汽车,
2.思考兔博士的问题:你喜欢谁的设计,说说喜欢的理由。
3.你想过没有,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车轴又是安装在哪儿的?又是为什么? 4.这一切,都跟圆的知识有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新知探究
(一)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圆。
生:圆形钟面,纽扣是圆形的,硬币是圆形的,球(球是立体图形,把球从中间割开得到剖面才是圆形。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
师: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用一个瓶盖或圆柱体在纸上描出一个圆,并剪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 (三)圆的特征 (一)圆各部分名称
1.按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同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
3.总结:介绍圆心、直径和半径,圆是轴对称图形。 (二)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4)你还有什么发现?
2.交流汇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3.引导总结板书
(1)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师板书:半径无数条直径无数条) (2)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你量出你画的圆的半径是多少?其他同学呢?量直径的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要使半径都相等,必须加上一个前提条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或等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
(3)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d=2r,r=d÷2)
(4)圆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它有几条对称轴?(无数条)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第二题。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问的距离是4厘米。 (3)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4)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解释与应用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车轴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在同一个圆中 半径—相等、无数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