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作者:李映
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06期
摘要:区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地点,区域活动是幼儿必不可少的一日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游戏、自主探索和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随着课改的深化,幼儿园区域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试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着手,为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区域设置内容、区域设置原则和区域游戏活动三方面提出了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幼儿 游戏 活动区 材料投放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209-02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如何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成为课改的重点。区域游戏正好满足了上述目标。《幼儿园教育新纲要(实行)》中指出: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应该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探索、创造。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有效途径,是孩子一天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区域活动也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3—6岁的幼儿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处于秩序敏感期和社会规范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应结合游戏加强幼儿规则的培养。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通过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新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而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对区域活动的创设、材料投放、活动观察、指导评价等实践技能,导致很多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问题,影响了幼儿的自主发展和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因此,引导幼儿建立区域活动的规则意识,成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一、幼儿活动区域设置
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程度和兴趣点,在幼儿园教学场所中,教师要设置以下区域: 1.学习性区域
根据幼儿学龄特点,在教学空间设置不同的活动区角,如数学区、科学区、美工区,创新区,文学区等。让幼儿在相应的区角中学习活动,在课余时间畅游在这些区角之内,丰富知识,促进智育发展。 2.社会性区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