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的有效性
作者:沈惠芬
来源:《家长·下》2018年第03期
纵观现代社会,家庭教育问题层出不穷,集中表现在:一个孩子六个人管,六个人的养育观念五花八门,导致孩子表现出多面性;在和孩子讲话的时候,大人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丝毫未考虑孩子的感受;孩子不听话,父母管不住;父母忙于工作,陪伴不及时;父母言行不一致,导致孩子行为习惯有偏差……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和孩子的学习如出一辙,需要一点小技巧。以下谈论如何做一个高效能的父母,以及如何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 怎么说孩子才会听
我们经常发现父母唠叨了半天,孩子还是无动于衷,或者依然慢条斯理,或者变本加厉。这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在正常情况下就是提高分贝教育孩子,这时候我们应该让自己静下来,蹲下来看一看孩子,问一问自己哪里做错了,为什么我们发出的指令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回应,说明此时的交流只是单向的。如果我们依然固执地继续期待孩子的回应,必然会使这次交流走进死胡同。 场景一:沙滩
公园的沙滩深受小孩的喜爱,透过一个沙池我们就能看到父母的教育理念。一位老奶奶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大声呼喊:“小心点。别把衣服弄脏。”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先是惊讶,紧接着觉得可笑。她的孙子们并没有把她的话听进去,就像我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这不对那不对,我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可想而知。从这个场景我们看到父母发出的指令是无效指令。结果孩子玩得更开心了,奶奶却生气了,走上前去不停地拉扯和拍沙子。
换个角度:老奶奶走上前去。告诉孙子们尽情地玩吧,等下奶奶再洗衣服。这样是不是会得到孩子们的回应:“谢谢奶奶,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玩呢?”
我曾在家里做了个测试:我一天说了多少无效的话语。通过测试我发现下意识发出的指令几乎都是无效的。致命的是无效的指令会挤兑有用的话语。如果父母不修正自己的语言习惯,那么孩子就会被我们贴上“不听话不懂事”标签。 场景二:游乐场
一个妈妈带着一对子女在游乐场游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