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3:30: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情境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 倦了.

6 / 19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并试着把感情加入朗读中去. 板书设计

鸟儿 驮着斜阳

秋晚的江上 鸟儿翻翅 夕阳掉落 唯美的意境 真挚的感情

芦苇 妆成 红颜

第4课 《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是“亲近文学”专题,目的是引导初一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步入文学的殿堂.《繁星》这一课既是文学大家巴金所作,又具有语言生动传情,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与特点,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文学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围绕看繁星.依次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书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好享受. 【教学目标 】

一情感目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也能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二能力目标: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三知识目标: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教学策略 】

一在朗读中逐渐进入情境,初步体会美好的感情/

7 / 19

二在研读中联系学生实际、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感受.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晴朗的夜空,面对满天的星斗,如此美景,你有何种感受?试着把你心中的感受写出来,来记录下你心灵的感悟吧. 二、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芾甘,“巴金”是他的笔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 三、课文解析:

1、先有师范读课文,再指名由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3、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两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2)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3)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第一句写作者小时候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侧重于表达对星天的依恋之情.

第二句写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亲密、投机,侧重于表现与星星的伙伴之情.

第三句写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惬意、信赖,侧重于表现星星的知心之情.

总之,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这情,这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8 / 19

四、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领悟文中所蕴含的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复习情况.

1、提学生默写生字词.

2、提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课文解析: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星光是“微小”的,为什么它又“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作者为什么会觉得“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3、第三段中的“它们就是我的朋友”?

4、能把“船在动,星与在动”调换成“星在动,船也在动”吗?为什么? 5、“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里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在母亲的怀里了.”照应了前文的哪一句话?

6、文中有几处写星星在跑(走),请找出来.

7、文章末段写的“巨人”是什么星座?请夜空中找出.你是什么星座?请观察后把它描述出来.

8、你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什么季节天上的星星最多?观察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写下来.

以上问题主要有学生先分组讨论,再有各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三、写法简析

1、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2、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 四、总结:

这篇课文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有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1、繁星是常见的,却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巴金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也一定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较一下,你的感受与巴金的感受有没有什么不同.

2、熟练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9 / 19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5课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这个童话故事,首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一个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它们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下面青苔裂缝里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的,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非常喜爱,也读过很多他的童话故事,对本课的学习和体会人物的情感有很好的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和体会最后一粒豆的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2.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0 / 19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wgd7ttux1h1yk7phhy1xkfw968ko01aw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