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2:33: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项 目 题 目 内 容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工作单位 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 参评组别 化学组 联系电话 13309359088 邮编 733108 电子邮箱 Zhangyong6905@sohu.com 内 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观察、分析、实践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加强基本操作训练、落实学生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 培养 实验教学 操作能力 容 提 要关键词 作者姓名 出生年月 性 别 民 族 籍 贯 职 务 学 历 张 泳 1969年05月18日 男 汉 甘肃省 古浪县 教师 本科 严湘山 1976年06月12日 男 汉 甘肃省 古浪县 教师 本科 1988年毕业于武威师范,2001年毕业于兰州师专,从2001简 从1988年至今在古浪县黄年至今在古浪县黄羊川职业中学羊川职业中学任教。担任任教。担任本校的理化生实验室管本校的九年级化学教学。 理员。 历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古浪县黄川职业技术中学 张 泳 严湘山 邮编 733108)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观察、分析、实践等能力,提高学生

的科学探究水平。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加强基本操作训练、落实学生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加强 培养 实验教学 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概念,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①目前,初中化学实验中普遍存在五“多”五“少”问题(1.实验课流于形式,教师讲实验多,学生做实验少。2.学生分组不合理,动手时“观众”多,“演员”少。3.基本操作不过关,仪器损坏多,规范操作少。4.学生态度不端正,药品浪费多,回收利用少。5.实验目的模糊,注重实验现象多,分析实验原理和过程少)。针对以上现象,下面略谈在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索实践方面的体会。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在教材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0多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分析、验证。班杜拉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行为的表象,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未能直接实际练习,也能作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②所以,演示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巧和方法,并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的教育。科学探究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让学生经历科学知识与科学探究过程的相互作用,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理解科学、理解化学,从而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当学生学会怎样去观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就会主动地去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将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课前要作好周密的准备,心中有数,谨小慎微,示范时做到一丝不苟,一气呵成,教师行云流水的规范操作无疑会给学生美好的享受。

教学中可以围绕如下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反应原理──即什么物质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浓度)的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以及物质状态、浓度、温度、催化剂等。4.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些仪器、数量多少、容积大小等。5.连接装置──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拆除的先后顺序又是什么?)。 6.操作顺序──完成实验所需要的关键步骤(什么时候完成?怎样操作?)。7.其他因素──如操作是否方便、安全、会否污染环境、成本高低、现象是否明显、可见度大小等等。

教学中还可以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水变牛奶”、“铁树开花”、“空中生烟”、“铁棒镶金”等,使学生在感受化学声、光、色、态等变化美景的

同时,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激励学生认真思考和深入分析。 二、反复训练基本操作,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

学生熟练的操作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保证。初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有: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2.量筒、托盘天平、滴管的使用;3.给物质加热;4.溶解、过滤、蒸发;5.仪器连接、拆卸,装置气密性检查;6.洗涤仪器等。对这些基本操作,教师除了演示强调外,要抓住实验操作要领,让学生多次练习,以便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为提高学生记忆效率,针对以上基本操作,可编写口诀让学生理解掌握。如取用固体药品的“一横二放三慢竖”或“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液体药品的“倾注法”:“瓶塞倒放签向手,缓缓倒入口对口;轻刮残液塞瓶口,放回原处签外头”;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先调零,游码归位调螺钉,托盘先垫称量纸,左物右码要记清。取码要用镊子夹,先大后小手不拿。右砝加游等左物,称量完毕各回‘家’”;量筒的使用:“量筒量液无别用,根据需要选量程。读数必须放平稳,三点一线成水平”等等。这样能提高记忆效果,加强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规范引领作用。通过练习,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积极主动的获取化学知识,“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

探究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认真落实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精彩的示范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虽然对各种操作规则、原理倒背如流,如果不亲自实验操作,在操作时仍然会出现力不存心、漏洞百出的现象,甚至出现意外、引发事故。在学生实验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严格要求学生完成预习提纲。对于每个探究实验都要写出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仪器试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画出操作示意图等。学生通过预习实验,心中才会有实验,实验操作时才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减少盲目和浪费时间。

其次,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可让部分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中来,既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也给了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学生通过参与分组实验的准备,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仪器和试剂的认识,强化他们对基本操作的训练,另一方面他们尝到了实验准备的艰辛,对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仪器简单加工、组装,物质称量,溶液配制,自备试剂(如锌粒、石灰石)等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着手准备。

第三,恰当分组,优差搭配,相互模仿,加强辅导。由于分组实验时,学生难免顾此失彼,张冠李戴,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立刻纠正。防止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正,从而导致增加学生重复错误操作的机会。对可能出现问题较多的实验(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教师要有充分预见,要对关键操作进行一步步示范,学生一步步模仿,这样就扩大了对学生的辅导面,对预防和避免学生的错误操作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辅导重点在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的安全性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辅导时要有耐心和爱心,当学生出现操作错误时,要用温馨的话语鼓励学生:“多尝试几次你会成功的”、 “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努力吧,你会做得更好”??

第四,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实验助手”或“实验标兵”。让这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示范或辅导,可以更加扩大对学生操作的辅导面,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榜样的力

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分组实验时,充分发挥“实验标兵”的能动模范和辅导作用,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及时反馈,加强交流,发现问题,取长补短。通过反馈,学生才能知道练习结果和操作上的不足,具体做法有:1.总结分析法,由老师或学生完成主要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的小结,强调实验注意事项。使学生正确的操作及时得到巩固,错误的操作及时得到纠正2.问题讨论法。发现实验中的新问题,认真分析,就地解决。如练习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时,几组学生把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却未见浑浊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分析并演示,终于找出问题所在。3. 多媒体展示法,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将基本操作和重要的学生实验反复讲解直到学生理解。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收集、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4.表达交流法。一个实验完毕后,必须要求学生写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些由实验而引起对相应学科知识、生活环境和实验现象的看法、总结,这些做法为学生反馈和巩固化学实验操作提供了便利。

四、开发多种形式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巴甫洛夫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分析器的参加,可以提高大脑

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联系的形成”。化学实验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进行不同的实验尝试,如开展说实验、化学晚会、家庭小实验、操作竞赛、微型实验、自制简单教具、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到附近化工企业考察等活动。要做到理论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侧重于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促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精心设计实验的步骤、用品、操作方法等,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任务。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培养其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深刻性,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及实验方法,也可以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活动成为长期有效的延伸,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现象和化学知识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要勤于实践,不遗余力地寻求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就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①③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②④ 甘肃教育 2011年9—12期

4/24/2012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的文档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nwys99g2c8n6j487kh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