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
1. 细胞质基质 分子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 和ATP,并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ATP,并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 [H]与氧结合而形成水产生大量ATP,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2. 细胞质基质 2C2H5OH+2CO2+能量(2C2H6O3+能量)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乳酸
3. 2870KJ 1161 38 196.65KJ 61.08KJ 2
4. 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质其质量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5. 3:1 1:20
6. 提高O2量,促进呼吸作用,产生更多能量。
9
光合作用
1、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________________。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几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包括________(呈________色)和________(呈________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光,包括________(呈________色)和________(呈________色)。 ③色素的功能: ④最终电子供体为_____ ___;最终电子受体为______ __;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
a、水的光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TP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 。 c、NADPH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 。 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2C3+[H]+ATP→(CH2O)+C5 ③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a、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 上,暗反应在 中。 b、条件:光反应需要 ,暗反应需要 。 c、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 ,
暗反应发生
。
d、能量变化:光反应中 ,在暗反应中________________。 c、联系:光反应产物 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 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 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4、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措施主要有: ; ; ______________。其中在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作用有:N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K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的意义主要有:为自然界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维持大气中________含量的相对稳定:此外,对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7、练习:
(1) 水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光照强度影响水分的散失,而影响________的开闭,进而影响________的进入。
(2)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________含量明显增加;如果是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中________含量明显增加,________明显减少。
10
光合作用 1.
①囊状结构薄膜
②蓝紫光,红橙光 叶绿素a 蓝绿 叶绿素b 黄绿 蓝紫 胡萝卜素 橙黄 叶黄素 黄
③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④水 NADP2.
+
①a、H2O→[H]+O2(反应条件:光,叶绿体)
b、ADP+Pi+能量→ATP(反应条件:酶) 类囊体→叶绿体基质 c、NADP+2e+H→NADPH(反应条件:酶) 类囊体→叶绿体基质 ②a、C5+CO2→2C3(反应条件:酶) b、C的还原 (反应条件:酶) ③a、囊状结构薄膜 叶绿体基质
b、光照,H2O,色素,ADP,Pi,NADP [H](或者写NADPH),ATP,CO2 c、H2O光解,ATP,NADPH生成 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 d、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e、NADPH ATP、NADPH ADP,Pi
+
+
+
3. 4. 5. 6. 7.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仅有C3途径的植物 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菜豆,菠菜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既有C3途径又有C4途径的植物 高梁,玉米,苋菜,甘蔗
光照强弱的控制 CO2的供应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是合成光合作用所需的酶,ATP,NADP的主要元素
有机物 O2 O2和CO2 生物进化
更新空气 淀粉 在黑暗中 淀粉 黑暗处理 对照组 酒精 叶绿素 碘液 变蓝 光照 O2 同位素标记法 水 气孔 CO2 C3 C5 C3
+
11
细胞的生命历程
1、只有 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方法二中,一个细胞周期可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之和。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完成_______ 方法三中,①c、d、e段分别代表什么时期?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②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a点还是从f点开始?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 。
3、染色体、染色单体、着丝点、DN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的变化说明: 着丝点数 形态 染色体 行为 数目 位置 间期 2n 染色质 复制 2n 散乱分布在核中 0→4n 2n→ 前期 2n 染色质→染色体 中期 2n 染色体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后期 染色体 平分 4n 末期 2n 染色体→染色质 解螺旋 散乱分布在于细胞的核中 0 2n 染色单体 核DNA
①一个染色体只含有一个着丝点,即使经过复制后,一个染色体含有__ __个染色单体,但仍 然叫做一个染色体,因为它仍然含有一个________________。
②未复制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__ __个DNA分子。
③复制后的一个染色体,一旦着丝点分裂,即形成两个染色体,各自含有一个DNA分子(除 基因突变外,这二个DNA上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 4、绘图(设间期含4条染色体)
5、无丝分裂的主要特点是没有 的出现,但同样有DNA的复制。________就是无丝分裂的典型代表。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