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新课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第1~2页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及相对应的“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水平,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准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主动构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水平。 教学设计:
教 学 步 骤 教 师 的 活 动 过 程 学 生 的 活 动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一面国旗长250厘米,宽160厘米,请你将它画下来。把图片或实物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都要用到比例的相关知识。 生画出大小不同的平面图。汇报长和宽。发现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 导学比例的意义.用等号把这两个相等的比连起来例1: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时间(时) 2 5 路程(千米) 80 200
教师:观察上表,同学们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把这些比都写出来,写得越多越好.观察这些比,哪些能用等号连接?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师:这些式子都是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吗?2、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求学生自己说出几个比例,并说明这些比能组成比例的理由.3、引导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任意找一个比例,把它们的内项和外项分别乘起来,又能够发现什么?如果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它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规律呢?4、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生讨论并写比,完成后展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2∶5和80∶200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归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学生完成第2页“做一做”生分析归纳“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分析归纳出:在比例里,靠近等号的两个数是内项,剩下的两个数是外项;如果把它写作ab=cd,那么能够用交叉法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请同学们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一下,0.4∶25和1.2∶75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完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