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4:37: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胡贞

优秀的古诗文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能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语言,这已成为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因此古诗文在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古诗文教学也一直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事与愿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让人有些尴尬: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大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的感叹,文言文,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文体,而对老师来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文言文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 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另一方面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学古诗文十分枯燥,现代人都用现代汉语说话,古文学了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还有就是对古文的阅读和接触十分有限。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古诗文教学仅是课堂上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多积累,多背诵,于是,“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了不少教师一成不变的做法。这种方式对增长学生古文阅读知识,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应当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的。当然,不可避免地古诗文脍炙人口的美感和韵味也应讲解而大大减少甚至消失,课堂气氛有时也变得沉闷无趣单调无味。古诗文中的营养大大丢失,进而造成学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积淀方面的“贫血”。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如何让学生自己慢慢地靠进古诗文,爱上古诗文,自主阅读,真正的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呢?我想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必须提高认识,明确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是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呢?有不少同学在开始学习文言文时,感到很难学,就常常这样问老师。首先,学习文言文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增强了解社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是“源”;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是“流”。两者是同一种语言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两种语言。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如清代文学家沈复《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乐”、“庞然大物”等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在运用。所以,学习文言

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提高语文水平。

二、逐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从诵读入手感受古文的魅力。 培养兴趣从诵读入手。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琐碎的讲解,以诵读带动和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兴趣。可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诵读。常用方法有四:(一)、教师范读。教师的诵读准确而富有感染力,这样学生才乐意模仿乐意读。若教师有感情的范读,并鼓励学生自己去体会、去试读,这样学生会对这篇文章产生一定的阅读兴趣,教师才可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兴趣并开始去体悟文章的情感和艺术魅力。(二)、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秀的朗读录音,或创设一定的诵读情境,鼓励学生带有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去读。比如《木兰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也可以播背景音乐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评价,教师只稍做点播,这样使学生有了读好文言文的信心,并会对文言文的阅读产生兴趣。(三)、课前先指导一名诵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课堂上请他试读,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尝试,甚至让学生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诵读不是一件难事,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还可不断发现美,收获感动。(四)、教师也可找一些比较易理解的文言美文段落,鼓励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讲出他对文章的理解和这样诵读的原因和大家交流,教师可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不同的看法,我想这也是调动学生有兴趣地阅读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

同时,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异读字、生僻字;指导学生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根据教材等内容,帮助学生找出断句的规律,学会断句的方法。因此“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思情并茂的朗朗诵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读中把文言的语言、形象、情感、思想融为一体,做到融会贯通。总之,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古文语言的力量和韵味。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通过朗读、熟读背诵课文,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许多大作家的语言功底深厚,就是得益于对古文的熟读背诵。如: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吴晗十三岁以前背完了《三字经》

“书读千遍,下笔如神。”诵读无疑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

的学生在诵读时,却常常是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琅琅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背记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却不甚了解甚而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本就是不完全明白或完全不明白的。这样没有感情的诵读实是一种有口无心的诵读,是一种无效的学习。为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给学生一个诵读的示范,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教师自己,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老师在示范时,引导学生在读中寻找情感的交汇点,或是在情感指导下寻求朗读的切入点,通过这样的读,真正与作者的情感交融。

真正的古诗文教学,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或悦耳悦目或悦心悦意或悦志悦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导之以法。古诗文较之于现代文,有着特有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古诗,带有很强的音乐性,如何读出古诗文的韵味,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如何提高记背的能力,也有章可依。以记背为例,不同特色的文章,就有不同的记忆方法。如情节较曲折的文章可采用“理解内容情节记忆法”(例《狼》遇狼——惧狼——御狼——杀狼);以对话为主的文章可采用“人物语言的层次记忆法”(例《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居十日——居十日——居五日)等。同一篇文章,也可以将几种记忆法根据需要巧妙地揉合起来,做到引“法”入文,因文制“法”。 如何对古诗文含英咀华 、深入领悟,也需一些字斟句酌、细细把玩的技巧。通过汉字造字法,我们可以揣摩一些字词的本义,帮助我们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意。方法掌握了,我们的学生才能在类似的诗文学习中举一反三,逐步迁移,直到融会贯通。

古诗文向以“文以载道”而示人,古诗文所反映出的普遍真理,是蕴含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过程中联系现实生活,在拓展中认识生活,更容易体悟诗文中隽永意味。如《伤仲永》一文中,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身边的人不努力学习或努力学习最终命运不同的事例,这样既能紧扣生活挖掘文章意义,又可从中受到启发。

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曾是滋养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我想,只要我们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感受语言,在强化扩展中不断的积累和运用,提升了学生古诗文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同样可以让古诗文中的名篇佳作成为我们今天学生的精神食粮。

三、多种方式检测并督促学生掌握古文字知识,打好基础。检测手段可以是听写。学完每篇课文利用一些时间来听写。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复习效果。听写内容什么都有。包括作者、课文生字、词、句子,课文所反映的主题给我们的启示等。特别是注解的翻译更是重中之重。有时候在讲课时,我也会故意“漏题”给学生,比如重点的句子和字词,我就直截了当地说:“我听写的时候就考这里。”这样他们就有意识地去记那些重点。听写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顺利地写出来了。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学习原来也是这样的容易。然后在发回听写本的时候,好的学生我会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有进步的也点一下名,表扬几句,使他们在同学面前有面子。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太差的同学则要处罚,罚抄一两遍课文等。这样做既是对懒惰者的惩戒,又是对勤学者的一种鞭策。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气氛。有目的地学习,学生就不会感到古文枯燥无味了。

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歌 德说过:“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因此,兴趣是我们做任何事的导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情况,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学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搜索更多关于: 古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的文档
古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o15g37kyf7k6x56aj2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