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专项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 类别 授课 对象 学时 学分 一、制定大纲的依据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沈阳体育学院教学计划》(200年8月修订)结合我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实际情况编写。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总体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发展应有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强自立、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排球教学与训练、竞赛组织、裁判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掌握排球运动发展规律和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学年教学目标与任务 第一学年
1、学习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概况、基本理论。 2、宏观了解排球运动的各种技术、战术。
3、学习和掌握主要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要领、要素和教学方法。
4、基本掌握排球竞赛规则和主要比赛裁判方法、一般比赛组织方法、达到三级裁判水平。 第二学年
1、提高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学习各种难、新技术。 2、提高基本战术的组织和灵活运用能力。
3、提高竞赛的组织能力和裁判临场工作能力,达到二级裁判水平。 第三学年
1、进一步规范各种技术动作规格能灵活运用各种战术。
2、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正确把握教材和教学手段、方法,能比较科学合理的设计和组织教学与训练,提高教学、训练技能。
3、能比较正确的分析各种技术及错误动作的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具有一定的剖析比赛的能力。 第四学年
1、基本了解和掌握排球运动队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方法。
2、针对教学实习中所暴露和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和补充学习。
3、学会排球运动所应掌握的科研方法,能进行科学研究的设计、独立撰写毕业论文。
( )1、公共基础课 ( )2、专业基础课 (√)3、专业课 ( )4、专业限制选修课 ( )5、文化素质限制选修课 ( )6、辅修专业方向课 ( )7、任意选修课 ( )1、体育教育专业 (√)2、运动训练专业 (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 )4、社会体育专业 ( )5、市场营销专业 ( )6、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 )7、体育表演专业 ( )8、各专业 800 50 编写人 签 名 杨树盛 教研室 主任签名 吕品
三、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形式和学时分配表 分 类 学 时 数 教 学 内 容 学 年 教 学 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1 2 16 4 4 2 4 2 36 34 20 12 4 4 6 4 3 16 4 6 2 36 38 10 20 6 8 4 16 2 2 4 6 6 2 30 30 10 20 5 16 2 6 8 2 2 20 26 10 10 30 10 30 6 6 6 2 4 4 7 8 2 2 2 12 24 10 10 8 10 2 2 14 20 578学时 40 72.25% 104学时 13% 百分比 学 期 数 12 4 4 2 4 2 38 22 10 8 1、排球运动发展史 2、排球技术分析 3、排球战术分析 4、体能训练 理 5、心理训练 论 6、教学与训练 部 7、排球教练员 分 8、竞赛与裁判 9、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方法 10、沙滩排球 11、排球运动的其它形式 12、专题讲座 技 1、技术训练与教学 术 2、战术训练与教法 部 3、身体训练 分 4、教学比赛 实 践 1、 教学训练实习 能 2、 裁判实习 力 培 3、 教学技能培养 养 考核 102学时 12.75% 2 2 2 2 2 2 2 2 16学时 2% 800学时 100% 学时合计
三、成绩评定及考试方法
(一)成绩评定 实践成绩 40%
(二)考试方法
96 128 128 128 128 48 64 80 理论成绩 30% 技能成绩 30% 总成绩 100
本课将采用将学期考查和学年考试与课程结束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学期考查与学年考试占总成绩的40%,课程结束考试占总成绩的60%。
1、第一学年(占总成绩10%)
(1)实践成绩(20分):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完成排球运动概述、排球运动技战术分析、竞赛规则的课外作业情况。
(2)实践成绩(80分):采用教师对学生技术评定的方法。 2、第二学年(占总成绩10%)
(1)平时成绩(20分):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完成排球运动技战术分析、排球教学理论与方法、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的课外作业情况。
(2)实践成绩(80分):采用教师对学生技战术综合评定的方法。 3、第三学年(占总成绩的20%)
(1)平时成绩(20分):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完成排球训练理论与方法、排球教练员工作、排球运动科学研究方法等课外作业情况。
(2)理论成绩(40分):根据本学年的教学内容进行笔试(采用开卷形式)。 (3)实践成绩(40分):采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训练能力评定的方法。学 4、第四学年(占总成绩的60%)
(1)理论成绩(50分):根据四学年的教学内容进行笔试(采用开卷形式)。
(2)实践成绩(50分):采用教师评定的方法。根据分组教学比赛,教师对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及裁判实践水平及能力进行评定。裁判实践水平及能力占实践成绩的40%为20分;排球技战术运用水平及能力占实践成绩的60%为30分。
四、教学内容纲要
(一)理论部分
第一篇 总论
教学重点:排球运动的产生与传播、发展的原因、定位与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历史;如何把握现在;如何对等将来。 第一章 排球运动简介
第一节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与繁衍 第二章 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第一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排球运动发展态势 第二篇 六人制排球 第三章 排球技术
教学重点:在理论上明确每项技术的主要要领,运用的方法和时机以及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各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效果,提高示范能
力和教学训练技能。
第一节 排球技术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排球技术的几个力学问题 第三节 准备姿势与移动 第四节 发球 第五节 垫球 第六节 传球 第七节 扣球 第八节 拦网 第四章 排球战术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战术理念,把握好各种战术要素,灵活地运用各种战术。 教学难点:怎样把握好战术指导思想,制定适应自己的正确战术,学会战术训练方法,提高教学训练技
能。
第一节 排球战术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阵容配备、位置交换,信号联系及“自由人”运用 第三节 个人战术 第四节 集体进攻战术 第五节 集体防守战术 第六节 战术系统 第七节 战术数学与训练 第五章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教学重点:训练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难点:怎样把握身体训练与技战术的关系。
第一节 体能训练概述、体能训练中有关身体素质训练的理论与练习方法 第二节 体能测试
第六章 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教学重点: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与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结合专项搞好心理训练。 第一节 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专项心理特征 第二节 心理训练的方法 第七章 排球教学与训练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教学训练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各种教学训练文件,努力学习掌握排球运动的基本教
学与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认识和把握教学训练规律,提高教学训练技能。 第一节 教学工作、教学文件 第二节 训练工作、训练计划 第八章 排球教练员
教学重点:选材与教育管理和临场指导工作。 教学难点:缺少实践运用的机会。
第一节 排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技能、比赛指导工作 第二节 选材工作、教育管理工作 第九章 竞赛及裁判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