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6:1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

作者:甘正强

来源:《新一代》2020年第03期

摘 要: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受到生活、工作的影响,农村出现了大批进城务工的人员,这也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监护人思想的问题和家庭环境的因素,适当而很多留守儿童逐渐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对此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对此做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现状,随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解决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留守儿童;中学生;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长时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难免会缺少安全感,且由于长辈等监护人的溺爱导致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这种情况一旦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势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对此,教师必须要重视起来,针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教育,帮助这些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一、农村留守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感恩意识淡薄,逆反心理较强

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称之为留守,是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此他们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一些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愧疚心理因此经常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导致孩子忽略了父母赚钱的心酸不易,养成了胡乱消费,追求物质的坏习惯,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感恩意识,一旦有不能满足的愿望便表现出严重的逆反现象。一些学生但由于不理解家长,因此很容易就会和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严重者甚至还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 (二)自卑心理较重,缺乏生活信心

相较于城市来说,农村生活条件较差,因此在升入到了初中之后,农村学生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了很多和农村不一样的事物,同时由于贫富差距问题,导致他们逐渐产生羡慕、嫉妒和自卑心理,影响了生活信心。一些学生甚至还会产生对于自己父母的嫌弃和记恨情绪。

(三)懒散、盲目,缺乏进取心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oqml4oi5o2xc786b4a94zk8m0hvru00rx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